谷底的敌军如同被关进笼子的野兽,左冲右突,却处处碰壁。向前,路口被红军用猛烈的火力和预设的障碍封死;向后,退路已被不知何时出现的红军部队切断;向两侧山上仰攻,迎接他们的是暴雨般的子弹和滚木礌石。
战斗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
……
就在龙源口伏击战打响的同时,石江村及周边区域,也并非一片平静。
周文坐镇石江村农协指挥部,不断接收着来自前方和各村的讯息。赤卫队和武装工作队被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了一张庞大的警戒和支援网络。
“周主任!马蹄岭方向枪声很密,程营长他们撤下来了,白狗子追得很紧!”一个赤卫队员飞奔来报。
“知道了。告诉运输队,把准备好的干粮和水送到预定接应点。担架队做好准备!”周文沉着应对。
“周主任!邻村张家坳的赤卫队报告,发现几个形迹可疑的外乡人,像是敌人的探子,已经被他们扣下了!”
“仔细审讯,查明来路。同时加强各路口盘查,防止敌人细作渗透破坏!”
“周主任!后山群众疏散点需要更多草药,有几个孩子受了风寒!”
“立刻通知苏医生,组织医疗队携带药品上山!”
命令一条条发出,整个苏区的后方如同一台精密仪器,为前线的胜利提供着坚实的保障。刚刚分到土地的农民们,用极大的热情守护着这来之不易的新生活。他们或许不能直接上阵杀敌,但抬担架、运物资、站岗放哨、照顾伤员,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贡献着力量。
石头率领的石江村赤卫队,负责村东头一片区域的警戒。他挎着汉阳造,精神高度集中,来回巡视着。几个半大的孩子跟在他屁股后面,好奇又崇拜地看着他们的小石头哥。
“石头哥,白狗子真的会打过来吗?”一个孩子怯生生地问。
石头停下脚步,拍了拍孩子的脑袋,语气坚定:“放心吧!有咱们红军在,白狗子来多少,死多少!咱们的任务,就是守好村子,不能让一个坏蛋溜进来搞破坏!”
正说着,村外土路上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名红军通讯兵满身尘土,疾驰而至,在指挥部前勒住马缰,几乎是滚鞍下马,将一份染着汗渍的信件交给门口的哨兵,又翻身上马,奔向另一个方向。
紧张的气氛,如同拉满的弓弦。
……
龙源口谷地,战斗已进入白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