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主任,”刘肖看向周文,“地方上的事,交给你了。立刻动员所有农会和赤卫队,配合部队行动。坚壁清野,疏散群众,组织担架队、运输队。同时,加强各村的警戒,防止小股敌人和地主武装反扑、破坏!”
周文神色肃然:“放心!群众刚刚分到土地,保卫胜利果实的决心比天还大!我立刻去安排!”
命令一道道下达,整个红军部队和苏区机器,如同精密的齿轮,开始高速运转起来。
在石江村,周文的动员令刚刚传达,整个村子就沸腾了。不用过多动员,刚刚翻身做主的农民们爆发出了巨大的热情。
“红军在前面流血,咱们在后面不能拉稀!”
“保卫土地!保卫苏维埃!”
“白狗子想抢走咱们的田,除非从老子尸体上踏过去!”
赤卫队员们拿起刚刚从陈家缴获的,以及红军支援的步枪、梭镖、大刀,迅速集结,配合红军小分队,在通往各村要道设卡放哨,盘查可疑人员。农会组织妇女们连夜磨面烙饼,准备干粮;老人们帮助疏散孩童和牲畜进山;青壮年则组成运输队,帮助红军搬运弹药、物资,或者抬担架。
石头更是忙得脚不沾地,他如今是石江村赤卫队的副队长,既要安排岗哨,又要带人巡查,还要配合工作队安抚群众情绪。他把自己分到的那根银簪子郑重地交给苏湘云保管:“苏医生,这个你先拿着。要是我……回不来了,就当留给咱红军的念想。”
苏湘云接过簪子,看着这个几个月前还面黄肌瘦、为了两个番薯差点没命的少年,如今已成为一个目光坚定、敢于担当的革命战士,心中百感交集。她用力摇摇头:“别说傻话!你们都要平安回来!这簪子,我等你亲自来取!”
一股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的力量,在苏区的大地上凝聚。刚刚分到土地的农民,为了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希望,心甘情愿地成为了红军最可靠的后盾,最坚固的盾牌。
程铁军率领的三营,在与敌军前锋稍一接触后,便按照计划,“狼狈”后撤。他们丢弃一些破旧的军帽、水壶,甚至几支打坏了的老枪,营造出溃败的假象。
敌军旅长李文林用望远镜观察着,脸上露出轻蔑的笑容:“果然是一群土鸡瓦狗!一触即溃!命令部队,给我追!拿下石江村,人人有赏!”
白建生接到前锋“顺利”推进的战报时,心中却掠过一丝疑虑。刘肖所部,据情报显示战斗力不俗,怎会如此不堪一击?他立刻电令李文林:“谨慎追击,提防埋伏!”
然而,被“胜利”和奖赏冲昏头脑的李文林,哪里听得进去,反而认为白建生过于谨慎,耽误战机,催促部队加速前进,一头向着龙源口那死亡陷阱扎去。
龙源口,两侧山高林密,中间一条小路蜿蜒。徐远山率领的部队,如同沉默的猎豹,潜伏在密林之中,枪口对准了谷底的小路。战士们屏息凝神,等待着总攻的信号。
刘肖站在龙源口后方的指挥所里,通过军事推演系统,密切关注着敌军的动态。系统根据实时情报,不断修正着敌军的位置和可能的反应。他可以看到,代表敌军主力的红色箭头,正一步步被引入代表伏击圈的蓝色区域。
“报告!敌前锋已全部进入伏击圈!”
“敌后卫部队正在入口处徘徊!”
刘肖深吸一口气,眼中精光一闪,果断下达了命令:
“发信号!总攻开始!”
三发红色信号弹,拖着长长的尾焰,冲天而起,划破了龙源口上空的寂静!
下一刻,天地变色!
(本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