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来自远方的认可

刘肖接过话头:临走前,我还有最后一个要求。

学员们屏息凝神。

每个人,都要想办法带徒弟。刘肖说,把在这里学到的知识、经验,传授给更多的同志。我们要让革命的火种,燃遍全中国!

保证完成任务!学员们齐声高呼,声音在山谷间回荡。

送别的时刻终于到来。学员们分成若干小组,在交通员的带领下,沿着不同的路线出发。

林中虎要去湘赣边区。临行前,他将一本厚厚的笔记交给刘肖:教育,这是我这一年来的学习心得,留给下一期的学弟们吧。

徐远山被分配至鄂豫皖。这个沉稳的年轻人什么也没说,只是向刘肖敬了最后一个军礼,转身没入晨雾中。

最让人动容的是一位叫李秀英的女学员。她原本是武汉的大学生,如今要回城市做地下工作。临行前,她将一直珍藏的钢笔送给了一个新学员:

我用它记下了所有课堂笔记,现在交给你。希望你能用它记录下革命胜利的全过程。

当最后一批学员的身影消失在山路尽头,刘肖依然站在原地,久久凝望着他们远去的方向。

别看了。周文拍拍他的肩膀,新一批学员下午就到,我们得准备迎接工作。

果然,午饭时分,赵立仁兴冲冲地跑来报告:教育,主任,新人来了!足足一百二十人!

在新开辟的操场上,新学员们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传说中的革命摇篮。他们中有的还是稚气未脱的少年,有的已经是饱经风霜的中年人。

刘肖站在他们面前,仿佛看到了一年前的景象。

同志们,欢迎来到红军大学。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从今天起,你们将要在这里学习最先进的军事知识,掌握最实用的战斗技能。你们将要继承先烈们的遗志,完成未竟的革命事业!

新学员们仰望着他,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就在这时,一个通信兵快步跑来,递给刘肖一份电报。他快速浏览后,脸上露出了复杂的表情。

出什么事了?周文关切地问。

刘肖将电报递给他:蒋毅对井冈山发动第三次。

周文的脸色顿时凝重起来:我们的学员...

他们正在赶往各自的战场。刘肖望向远方的群山,现在,轮到他们去经受战火的考验了。

夕阳西下,训练场上又响起了熟悉的号声。新学员们在教官的带领下开始第一次训练,他们的动作虽然生疏,但每一个都格外认真。

刘肖站在英烈墙前,手指轻轻拂过那些木碑。

同志们,他轻声说,你们未竟的事业,有人继承了。你们未走完的路,有人继续在走。

山风拂过,带来远处新学员们训练的口号声。那声音稚嫩却充满力量,如同星星之火,终将燎原。

在这一刻,刘肖深深地感受到:革命的事业,就是这样前赴后继、生生不息。而他,正站在这个伟大传承的节点上,见证着历史在眼前展开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