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山区,杜鹃花开得正盛。训练场上,第一期学员正在进行最后的毕业考核。这不是寻常的演练,而是完全模拟真实战场的综合考验。
刘肖站在观察台上,左臂的绷带已经拆除,但动作间仍能看出些许僵硬。他的目光紧盯着正在穿越障碍区的学员们。
时间?他头也不回地问。
比预定提前了三分二十秒。赵立仁看着怀表回答,这批学员的素质,比我们那会儿强多了。
场地上,林中虎带领的突击小组正在演示新型渗透战术。他们利用地形和植被,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接近指挥部。动作干净利落,配合默契无间。
刘肖突然举起红旗,第三小组,你们已经暴露了。
学员们愣住了,不解地看向教育。
风向变了。刘肖指向西面山坡上微微晃动的树梢,你们的伪装网没有随风向调整,在敌人望远镜里就像一面旗。
林中虎恍然大悟,立即带领小组重新布置。
战场上的细节,往往决定生死。刘肖对身边的教官们说,这些经验,都要写进下一版的训练大纲。
傍晚时分,考核全部结束。地下教室被临时布置成毕业典礼的会场,七十八名学员整齐端坐,尽管衣衫破旧,但每个人眼中都闪烁着理想的光芒。
同志们。
刘肖站在讲台上,目光扫过这些他亲手培养出来的学员。他还记得他们刚来时生涩的模样,如今却已成长为合格的革命军人。
一年前,你们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有人是大学生,有人是农民,有人是工人。今天,你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红军的骨干!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现在我宣布,第一期学员,全部合格毕业!
欢呼声几乎要掀翻洞顶。学员们互相拥抱,有些甚至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颁奖仪式开始。刘肖亲自为优秀学员颁发毕业证书——那是在简陋的纸张上手写而成,却比任何文凭都要珍贵。
林中虎。
战术科第一名,授予特等射手称号。
林中虎大步上台,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当他从刘肖手中接过证书时,手微微发抖。
徐远山。
指挥科第一名,授予优秀指挥员称号。
徐远山的神情依然沉稳,但眼中闪烁的泪光泄露了他内心的激动。
当最后一名学员接过证书,刘肖示意大家安静。
明天起,你们就要奔赴全国各地。有的要去湘赣边区,有的要去鄂豫皖,有的要深入白区做地下工作。
会场顿时安静下来,离别的不舍在空气中弥漫。
临别前,我送大家三句话。刘肖的声音在洞内回荡,第一,记住你们为什么而战——为天下的劳苦大众。第二,记住怎么战——既要勇敢,更要智慧。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