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注意到台下许多学生露出不以为然的表情。这个时代的主流战术思想还停留在密集队形冲锋的阶段,对于小部队灵活作战的概念相当陌生。
【检测到教学对象对授课内容存在认知偏差,建议采用实例推演进行说明。】
系统的提示恰到好处地响起。
这样吧,我们来做个小演练。刘肖走下讲台,王虎同学,请你挑选十个人,作为防守方。许向前,你带两个人,作为进攻方。
学生们顿时来了兴致,纷纷起身围拢过来。王虎带着九个人在大棚的一角布防,许向前则和另外两个学生站在另一边。
规则很简单,刘肖说,进攻方要在不的情况下突破防守方的阵地。防守方则要尽可能阻止他们。
演练开始,王虎等人摆出严密的防守阵型,十个人紧密地守在一起。许向前带着两人试图正面突破,但很快就被。
教育,这根本不可能!王虎得意地喊道,两个人怎么可能突破十个人的防守?
刘肖微微一笑:许向前,现在听我指挥。你们三人分成三个小组,交替掩护,从不同方向佯攻。
在刘肖的指挥下,许向前三人不再集中突击,而是分散开来,时而左翼佯攻,时而右翼试探,让防守方疲于奔命。就在王虎等人注意力被分散时,许向前突然从一个意想不到的角度突入,成功了防线。
这不公平!王虎不服气地喊道,是教育在指挥!
那好,刘肖看向许向前,你现在明白该怎么做了吗?
许向前眼睛一亮,重重地点头。第二次演练,不需要刘肖指挥,许向前就自发地运用起了刚才的战术。虽然不如刘肖指挥时那么流畅,但已经让防守方手忙脚乱。
看见了吗?刘肖环视全场,这就是战术的力量。不是靠蛮力,而是靠智慧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