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东南亚的科技公司,利用公开的材料科学论文,竟然合成了性能接近中美一代的防护材料,用于制造超级防弹衣。
这种“草根创新”速度惊人,方向难以预测,使得技术发展的轨迹脱离了中美两大国的完全掌控。
5. 中美反应:愤怒与无奈
相互指责:双方都第一时间指责对方是技术泄露的源头,是“不负责任的扩散者”。新一轮外交骂战展开。
内部整顿:两国都开展了严厉的内部审查,清查泄密渠道,加强保密措施。一些官员和工程师被调查或解职。
建立“技术防护墙”:试图通过更严格的法律和国际协议来限制技术扩散,但收效甚微。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封锁往往徒劳。
被迫加速:意识到技术优势正在被侵蚀,中美两国都被迫投入更多资源,进行更前沿、更危险的下一代技术研发,陷入了更深的“安全困境”。
______
本章结尾:
在某个无法被追踪的暗网服务器上,一个加密的拍卖正在进行。拍卖品是一份标着“赤龙级护盾能量频率模型”的数据包。出价者来自全球十几个IP地址,价格在以比特币的形式飞速攀升。而在世界各地的车库、实验室里,年轻的工程师们正熬夜解析着这些来自战场的技术碎片,他们眼中闪烁着创造(或毁灭)的光芒,全然不知自己手中摆弄的,是足以改变世界格局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