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的意思是让我自己定。”
是的,表面上是让他自己决定去留。
看起来像是大哥对他的信任,但真实意图,恐怕只有他们这对翁婿心里清楚。
“我懂了……”
柳院长淡淡地点了点头。
所谓让他自己定,其实老大并不想让他上来。
他和老大立场一致,前些日子也深入谈过。
未来帝国将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尤其是外部压力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因此,柳院长身边需要一个得力且值得信赖的人。
高育良无疑是最佳人选。
他的能力无论是对外协调,还是对内治理,都游刃有余,作风强硬,属于雷厉风行的类型,
又是青壮派中的佼佼者。
未来二十年,将是他们这代人的舞台。
就算没有他的提携,高育良也能稳步晋升,虽未必能登上最高位,但成为副阁级的大员完全没问题。
既能搞经济,又善于治理社会秩序。
战略眼光也十分出色。
这样的干将,哪个领导都会欣赏。
正所谓,
领导是下属的政治资源,
反过来,下属也是领导手中的重要筹码。
老大之所以说让他自己决定,其实不过是让他继续留在原位。
接下来去二哥那儿才是真正关键的一环。
“那二哥怎么说?”柳院长放下筷子,好奇地问道。
“二哥的意思是,”
“让我继续稳守汉东。”高育良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有什么理由?”
“为了保护新能源产业的基础。”
目前汉东省的新能源产业格局比较复杂。
如果把整个行业比作一百分,国有资本占了六成,加上政策和资本的联动作用,
国际资本占据约十五分,
帝国本土民营资本则占二十五分左右。
这个比例,已经是高育良多方协调的结果。
否则,民营资本根本难以与国际资本抗衡。
你可以把国资看作一条轨道,
而国际和民营资本则是行驶在这条路上的车辆。
当民营资本掌握主导权时,汽车的方向盘自然就握在民营企业手里。
而民营资本向来是跟着政策动的。
但若国有资本占据主导地位呢?
这辆汽车的方向盘会偏到哪里?
恐怕没人能说得清楚。
此前芯片和半导体的发展就是一个血的教训。
原本研发进展顺利,结果被一个披着民企外衣、内心却倾向国外的人盯上,说白了就是个现代买办。
最后闹得满城风雨,丢尽脸面。
半导体产业也因此一蹶不振。
类似的事情不在少数。
这也是为什么上面要让高育良继续坐镇汉东的原因。
如今的形势是,谁都有可能动摇,唯独高育良不会。
甚至可以说,他根本不可能走偏。
只要高育良还想着再进一步。
他就不可能出偏差。
当然,眼下他也面临一个难题。
那就是汉东省财政已经吃紧了。
他甚至在考虑,是否再来一轮反腐风暴。
不过要真这么做……
必须提前跟上头打个招呼。
……
“嗯……”
柳院长淡淡地点了点头。
没错,新能源的根基必须保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