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还不是他一个人的事。
根据汉东省电视台和省官方媒体发布的通报,
京海市韦副书籍、市长赵立冬;
京海市韦常委、常务副市长;
京海市韦常委、宣传部部长;
一位副市长,以及市正府秘书长等十几位相关人员,都被牵连其中。
这也是高育良上任以来首次如此雷厉风行地出手,
该处理的处理,
该调查的调查,
该调动的调动,
该退休的退休。
短短七天时间,京海市便经历了一场剧烈震荡。
这一切都源于当地爆发的重大变故。
短短半个月内,市长、两名市韦常委、副市长,以及十余名正县级干部接连出事。
这起事件震动了上层。
都察院的钟副院长甚至亲自致电高育良。
通话中,他反复强调:
“京海的事情,是一个警钟。”
“汉东省韦、省正府必须认真吸取教训。”
“要稳住局面,防止类似情况在别处发生。”
“务必尽快补强京海的领导班子。”
不仅如此,连内阁也专门打了招呼。
紧接着,人事院也传来指示。
各方的核心意思只有一个:
京海不能乱。
必须尽快补齐关键岗位的人选。
这样的意图,高育良自然心知肚明。
具体要怎么动?他还没完全拿定主意。
可就在他还在物色人选时,上面已经空降了一位市长到京海。
至于那两个市韦常委职位,某些人虽然有想法,但插手不了。
电话里,高育良语气含蓄地表明态度:你要是敢硬塞人进来,我就有办法让他待不下去。
小主,
若是旁人说出这番话,上头自然不会放在心上。
可这话从高育良嘴里说出来,没人敢不掂量掂量。
毕竟,京海是他的地盘。
真要逼急了他,别说两个常委、一个副市长。
就连那位刚空降下来的市长,结局如何,恐怕谁也预料不到。
高育良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
“我不是汉东王,也无意做汉东王。”
表面上看,确实如此。
但如果你真的相信这话……
呵呵……
那你可真是天真。
正因如此,他的意见没人敢不慎重对待。
也有些人暗自庆幸:
还好……
打来电话的是人事院的副院长。
这位副院长级别与高育良相当。
让他出面联系,也是一种试探。
倘若由院长亲自打电话,高育良或许嘴上客气,但背后动作恐怕会相当“讲究”。
而在平级之间沟通,反而更容易拿捏分寸。
随着京海岗位的大范围调整,所有人都明白了一个事实:
他要开始行动了。
甚至目标直指赵立春。
远在北京的赵立春此刻也有些坐立不安。
弟弟被查,骆山河调往绿藤市,高育良亲自带队进驻吕州。
而吕州和绿藤,正是赵立春的老根据地。
高育良此去吕州的目的很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