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前世的熟人!

再去见岳父大人。

这个先后顺序必须分清楚。

挂断电话后,

柳院长叹了口气。

他也只能寄希望于这个女婿争气了。

如果那份新能源计划真的可行,

他会全力扶持高育良,

让他担任汉东省韦书籍、代理省掌、华东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副主任、汉东军区党委第一书籍、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

没错,这就是柳院长对女婿的期待。

这个代理省掌能当多久,全看高育良的表现。

首先,汉东内部肯定需要整顿,

与其让外人来收拾烂摊子,

不如让高育良亲自去处理。

正好借这个职位,

把新能源的规划给建立起来。

具体怎么做,还得等他到京城之后才知道。

……

高育良放下电话后,

从包里取出早已准备好的文件,

还有笔和其他资料,重新梳理自己的计划。

他很清楚,自己接下来的路能走多远,

全看这份规划书写得是否漂亮、是否合理。

高育良的规划主要围绕两大项目群展开。

新能源汽车项目的集中发展区。

半导体芯片领域的重点项目群。

其中,半导体产业已经初具雏形。

蔚蓝科技自主研发的芯片,已迈入世界中游水平。

如果能获得帝国层面的支持,最多六七年,甚至五六年,便有望跻身世界前列。

这也是蔚蓝科技多年来低调推进的核心项目。

当然,说白了,目前所做的工作,还只是模仿与追赶。

若没有帝国意志的强力支撑,仅靠蔚蓝科技自身力量去突破,几乎不可能。

高育良为何要让蔚蓝科技来做这个项目?

原因很简单,抢占先机。

他的目标并不高,只要能超越国内现有自主研发的水平就足够了。

这样一来,汉东便有机会被纳入帝国半导体产业布局的体系中。

这背后也有一层深意,那就是将这一重大项目留在汉东。

想想看……

全国那么多省份,凭什么帝国要把半导体基地放在汉东?

如果没有合适的理由,就算帝国想放,其他省份也不会答应。

届时,全国三十多个省份的领导恐怕会齐聚京城,

纷纷找上门,质问一句:凭什么放在汉东,不放在我们那里?大家都是同一母亲生的,做娘的可不能偏心啊。

尤其是那些资源丰富但经济落后的省份,情绪只会更强烈。

别以为这三十多个省份个个都省心。

每年分配财政预算的时候,

那场面,光是吵嘴都算轻的了。

全国每年财政拨款就那么几万亿,

扣除固定支出后,剩下的也就一千多亿。

这一千多亿要分给三十多个省份,

平均下来,每个省份也就四十来亿。

谁不想多争取几个亿?

当然,

那才真是火药味十足,差一点就动手了。

地方上的省份还能靠城投平台搞点收入,

而他们只能盯着这点预算争个你死我活。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高育良要等有了基础之后,

才敢向中枢提出自己的设想。

因为,真要争起来,他根本抢不过别人。

旁边的海省一定会跳出来,把项目抢走。

为了防止海省“摘桃子”,

高育良安排蔚蓝科技将半导体研发基地从吕州迁往京州,

而且是靠近皖南的位置。

……

此时,京海市。

巡视组已悄然展开行动。

高育良在登机前,便将相关事务安排妥当。

他有九成把握能把沙瑞金调走,

因此必须赶在沙瑞金离任前,

将一些事情处理干净,

尤其是京海赵立冬的一些敏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