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育良笑着摆摆手。
“高省掌……”
“谢谢。”他接过茶杯,掀开盖子轻轻抿了一口。
“这茶叶可不常见。”
“是上次在京城的时候,一位老战友送的。”
“瑞金书记也曾参军。”
沙瑞金放下茶杯,笑着说道:“早年是当过兵的,68年那年我才十六岁就入伍了,可惜没赶上边境作战。
我刚转业,原来的部队正好赶上了那十年动荡,也算人生一大遗憾吧。”
“说起那时候,我记得我大哥,为了养活我,当时才十五岁,虚报了一岁才进的部队。”
“那几年的日子确实难熬啊。”
“我当时才五岁,这家吃一顿,那家吃一顿,吃百家饭的日子,真的不好受。
要不是大哥每个月都寄点钱回来……”
“恐怕……”
“唉……”高育良脸上浮现出几分伤感。
“唉……”沙瑞金也轻叹一声,神情有些黯然。
说起来,两人的人生经历确实有些相似。
沙瑞金也是孤儿出身,若不是村里的陈伯伯——他父亲沙振江的老战友——收留了他,恐怕他也早就饿死了。
那一年,正值全国性的大饥荒。
整个村子只剩下了沙瑞金一个人。
其余的人,全都因饥饿而死去。
那时候,能吃的东西都被吃光了,连树皮都啃得干干净净。
那年他才八岁。
刚好赶上陈伯伯他们来村里寻找沙振江的后人。
整个村子只剩下他一个孩子。
也正因如此,沙瑞金的命运才得以改变,否则恐怕也难逃一死。
那段时期饿死的人实在太多太多了。
“来来来……”
“提这些旧事干什么!”高育良端起茶杯,以茶代酒向他示意了一下。
沙瑞金童年的经历,他多少也是知道一些的,加上前世电视剧里看到的情节,大致不差。
可以说,两人在童年遭遇上,确实有些共同话题。
“是啊……”
小主,
“提这些往事做什么!”沙瑞金也苦笑着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放下杯子后,不禁感慨道:
“要说起来……”
“这次倒也算是因祸得福。”
“估计那位要气得不轻吧!”说罢,沙瑞金朝高育良瞥了一眼。
高育良听了笑了笑,说道:“那位恐怕不会太生气,反倒可能会松一口气。”
“这是为何?”沙瑞金来了兴趣,望着他。
若论对对方的了解,恐怕没人比高育良更清楚了。
就连曾做过他秘书的李达康也不及他。
有时候,最了解你的,未必是身边的人,反而是曾经的对手。
高育良和那位较量了两三年时间。
“他不会做出这样的事。”
高育良摇了摇头,说:“真正敢这么做的,恐怕只有他那位宝贝儿子了。”
“那个年轻人行事非常张扬。”
“可以说,目无法纪。”
对于那个年轻人的手段,高育良以前都感到有些忌惮。
看看他那几个儿子,光是公开的就有三个。
大儿子高晓俊,名义上过继给了大哥,当年也在京州读书,后来被高育良送走了;老二高云逸也被送去京城;连老三也都安排到京城读书。
为什么……
还不是为了防着赵瑞龙设局。
当然,高育良对儿子们也是严格管教。
可笑的是,你能管得了一时,还能管一辈子?
不可能时时刻刻盯着他们吧!
孩子大了,出去玩。
你能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