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武威逢故交

证道红尘 扣字白桃 2140 字 12天前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描述那难以理解的现象:“根据北方战报和江湖传言所说,那些‘东西’,严格来说,或许已不能称之为‘兵’。它们……不知疼痛,没有神志,眼神空洞如同死物,却力大无穷,个个都约有江湖上三流武者的水准,而且……悍不畏死,不,是根本无惧死亡!攻城时,它们可以顶着滚木礌石、箭雨金汁,用身体堆也要堆上城头。日夜不停地冲击北疆几大雄关,守军将士疲于奔命,伤亡惨重,士气也备受打击。”

林青阳与沈孤雁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震惊。不知疼痛、没有神志的士兵?这完全超出了他们对战争的理解。

“朝廷……没有应对吗?”林青阳追问。

“有。”朱不辞嘴角泛起一丝复杂的笑意,带着几分讥诮,“朝廷反应很快,拨付了海量的钱粮军械。而且,我们那位深得陛下信重的新国师,还特意炼制了一种名为‘破镜丹’的灵药,专供边军武者使用,据说能助长功力,突破瓶颈。”“有。”朱不辞嘴角泛起一丝复杂的笑意,带着几分讥诮,“朝廷反应很快,拨付了海量的钱粮军械。而且,我们那位深得陛下信重的新国师,还特意炼制了一种名为‘破镜丹’的灵丹,专供边军武者使用,据说能助长功力,突破瓶颈。”

小主,

“新国师?”林青阳心中一动,插言道,“我在南璃时,曾见万知楼告示提及,大晋新迎请了一位炼丹之术尤为了得的国师,只是耗费甚巨,全赖陛下全力支持。”他回忆起告示上的描述,当时便觉得那极力宣扬的辞藻下,隐隐透着一股不祥的气息。此刻听朱不辞提及,联想到那不畏生死的北莽士兵,以及这效果存疑、来历蹊跷的“破镜丹”,心中那股不安感愈发清晰起来。这位深居简出、挥霍无度的国师,其所作所为,当真只是为了助长边军实力吗?

朱不辞看了林青阳一眼,目光中带着“你果然也注意到了”的意味,他点了点头:“正是此人。那‘破镜丹’初时确有些效果,助长了几分气力,但似乎根基虚浮,于长远修行恐有隐患。而且,丹药供给时断时续,杯水车薪,面对北莽那仿佛无穷无尽的诡异兵潮,收效甚微。”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了些:“朝廷之法,看来是指望不上了。我大晋武林,虽对当今天子追求长生、宠信方士、搞得朝堂乌烟瘴气颇为不齿,但北疆万万百姓何辜?岂能任由异族荼毒?因此,几大正道门派与世家已暗中串联,决定自发组织起一支精锐力量,秘密潜入北莽,不仅要查明这‘不死士兵’的根源,若能解决,便一举铲除!”

“武林义举,令人钦佩。”林青阳赞道,随即想到朱不辞的身份,“不辞兄你……”

朱不辞淡然一笑:“我虽是世子,但家父与我,骨子里都是武痴。这等涉及武道异变、关乎天下安危的大事,岂能置身事外?”他语气微顿,略带深意地补充道,“况且,一个醉心武道、忙于‘替天行道’的镇南王府,总比一个终日琢磨权术、结交朝臣的王府,更让龙椅上的那位……放心。”

林青阳顿时了然。这是镇南王府在朝廷微妙格局下的自处之道,既是本性使然,也是政治智慧。

“此事,我也曾写信邀约石岩与你。”朱不辞继续道,“石岩兄弟,自上次前朝地宫一行后被他家将军看得紧,军规森严,无法前来。给你的信寄到白溪城,却听说你早已离家北上了。没想到竟在此处相遇,真是巧了。”

林青阳笑道:“确是巧合。我因自身一些缘故,需往北莽一行,正好遇上此事,义不容辞。”

“好!”朱不辞抚掌,“有林兄相助,此行把握又添几分。”他像是忽然想起什么,问道:“对了,林兄,你可还记得虞朝地宫中的那柄‘神剑见心’?”

林青阳一愣,脸上顿时浮现赧然之色。当初他所有心思都放在救治沈孤雁上,出了地宫便将这柄引得天下争夺的神兵抛到了九霄云外。“惭愧,若非不辞兄提起,我几乎忘了此事。可是你与石岩兄后来回去取走了?”

朱不辞略带遗憾地摇头:“非也。我与石岩返回时,神剑已失。后来多方查探,方知是那北莽大王子巴特拉,趁当时地宫混乱、众人注意力都在你们身上时,暗中将此剑盗走了。可惜,我身为习剑之人,却未能一睹神剑风采,实乃憾事。”他语气中虽有遗憾,却清澈坦然,并无贪婪之意,“此番中原群雄北上,若能寻机将此中原神兵迎回,亦是美事一桩。”

林青阳点头称是,对朱不辞的胸怀又高看一分。

一顿饭在详谈中接近尾声。饭后,朱不辞出于礼节,邀请道:“林兄,沈姑娘,既然到了武威,不如就搬到王府客舍居住,也让我略尽地主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