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朝,江南道,青桑城。
时值春末夏初,阳光已带了几分暄气,透过林家老宅书楼那扇许久未擦的菱花格窗,将空气里浮动的万千尘霰照得纤毫毕现。光柱斜斜地打在深褐色的木地板上,映出一块块斑驳的光影,仿佛春天在林府留下的印记。
十岁的林青阳像一只狸猫,悄无声息地溜进了这片被时光遗忘的角落。他身上那件簇新的湖绉长衫,与这满室的陈旧古朴显得格格不入。方才在前厅,教书先生考校,他虽对答如流,将书中的圣人言语阐释得条理清晰,但先生那捋着胡须、满是“孺子可教”的欣慰表情,却让他莫名感到一阵气闷。他可不是燕儿表妹那样的书呆子,那些微言大义,那些圣贤道理,仿佛一层无形的茧,将他包裹。他更向往的是书中那些不受拘束的天地,是山川湖海的壮阔,是奇人异士的逍遥。
于是,他寻了个“骤然腹痛”的借口,便熟门熟路地拐进了这座平素连下人都很少踏足的老书楼。
“吱呀——”
沉重的木门在他身后合拢,将前院的喧嚣彻底隔绝。一股混合着陈年墨香、纸质霉味以及淡淡尘土气息的味道扑面而来,林青阳非但不觉得难闻,反而深深吸了一口,对他而言,仿佛这是自由的味道。
书楼很高,直通顶层,四壁皆是顶天立地的巨大书架,密密麻麻地塞满了各式书籍。有线装的经史子集,有帛制的画卷,甚至还有一些竹简,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阳光有限,未点烛火时,楼内大部分地方都显得幽深昏暗,只有窗口附近还算亮堂。
他放松下来,信步在书架间穿梭。手指拂过那些或光滑或粗糙的书脊,目光扫过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书名。这里是他独有的乐园。他曾在这里找到过半本前朝武将的练兵札记,也曾翻出过描绘海外异邦风物的残破图册,每一页都让他心驰神往。每一幅插图都能让他暂时离开这小小的青桑城,去畅游这天地。
今天,他的目光被书架最高层,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抹异样的颜色所吸引。那似乎不是常见的蓝布封面或黄纸签条,而是一种深沉的、枯朽的老树皮一样的封面。
他心下一动,左右看了看,搬过墙角一个垫脚的矮木凳。站上去,踮起脚尖,手臂尽力伸长,才勉强用指尖勾住了那本书的边沿。轻轻一抽,一本材质奇特、入手微沉的无名书卷落入了他的手中。
这书卷的封皮不知是何材质所制,触手粗糙而坚韧,没有任何纹饰或字迹。翻开内页,纸张泛着淡淡的牙黄色,质地绵密厚重,同样空无一字,但少年看去却像是有字迹隐隐浮现。
“无字天书?”林青阳低语,眼中好奇之色更浓。他并不失望,反而觉得更有趣。家中藏书万千,此种情况还是头一回见。他盘腿坐在窗下的光斑里,就着明亮的天光,细细摩挲着书页,感受着那奇特的质感,甚至凑近闻了闻,有一股极淡的、类似檀香又混合着草木清气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