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是大家早已熟悉的绝妙好词,但当它被配以如此贴切的旋律,由原作者自弹自唱出来时,那种震撼力是无可比拟的。
歌声与琴音交融,勾勒出一幅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画面。
亭内亭外,一片寂静。
只有陈北的歌声和古筝声在湖心亭回荡,飘过水面,传入那些被拦在外面的才子耳中。
刘文清张大了嘴巴,难以置信地看着陈北,他原以为陈北只是诗词了得,没想到音律也是如此精湛。
张思澜心中的那点不快和失望,早在歌声响起的那一刻便烟消云散。
她怔怔地看着陈北,发现他此刻的目光并未停留在自己脸上,而是带着一种悠远的追忆和淡淡的感伤,望着亭外的天空。
她忽然相信了陈北之前的话——他看着她,真的是在思念一个很重要的人。
周围的姑娘们也都屏息凝神,先前的考教之心早已烟消云散。
她们或托腮,或垂眸,沉浸在乐曲演奏中。
连站在亭外远远观望的才子们,也听得入了神,暗自惊叹陈北竟有如此才华,不仅文思泉涌,乐理也这般精通。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唱到此处,陈北的歌声中更添了几分感慨。
他穿越时空,与亲人战友永隔,这“悲欢离合”的滋味,他体会得比任何人都要深刻。
他的指尖在琴弦上滑动,情感饱满而真挚,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几位感性的小姐已经听得眼眶微红,悄悄用帕子拭泪。
终于,歌曲进入了尾声,陈北的歌声拔高,带着最诚挚的祝愿,既是给在场过生日的张思澜,也是给远在另一个时空的亲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最后一个音符从他指间落下,余韵袅袅,在湖心亭周围回荡,渐渐归于平静。
陈北缓缓收回手,平复了一下心绪,这才抬起头。
现场依旧一片安静,所有人都还沉浸在歌曲的意境之中,未能立刻回过神来。
片刻之后。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啊!”一位小姐激动地赞叹道。
“王公子大才!词曲双绝,当真名不虚传!”
赞誉之声不绝于耳。
张思澜站在众人之前,目光复杂地看着陈北,有欣赏,有感激,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亲近感。
她走上前,对着陈北郑重地行了一礼,声音比之前柔和了许多:
“王公子,此曲……思澜受之有愧,多谢公子厚赠。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生辰礼物。”
陈北微微一笑,还了一礼:“张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