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客官,瞧你这话说的,以前的石炭是会害人命,可现在我们无名蜂窝煤,绝对的安全健康,你往屋里看看,咱们可是烧好几个炉子,一点事都没有,暖和的很呢!”
“真的?”
“我骗你做甚,你进去感受一下!就知道了,要是害人命?我们也不敢拿出来卖不啊!”
那人这才半信半疑的走进了无名煤铺。
一进去,感受到暖烘烘的热气迎面扑来。
陈北可是在每家煤铺装了两个暖炉,里面是煤炭烧的暖烘烘的。
还有两个煤炉,每个煤炉可以装三块蜂窝煤。
至于煤炉是三家无名铁匠铺,用陈北教授的灌铸法,做出来的铁皮桶,装上从瓷窑场烧出来的煤炉内胆并红黄泥填充,用铁皮盖封口,结实耐用。
人嘛,有是有好奇心的,一个进去就有两个,两个就有4个!
很快每家无名煤铺就变得拥挤起来。
这样的结果就是,有人终于愿意买煤球回家试试。
要知道大乾最差的木炭都要是43文钱一斤,一斤木炭最多能烧两天,相当于一天就要20多文钱。
不是老百姓不上山砍柴,京城周边是山都是有主的,即使他们想去砍柴烧柴,也得有地可砍。
没主的山,别说树枝树叶了,地上连杂草都没有光秃秃一片。
俗话眼睛一睁就要为柴发愁,在古代除了有主的山头,基本都是光秃秃的,百姓为了节省炭火,一天也就吃两顿饭,甚至一顿饭,当然也有缺粮的关系。
如今陈北搞出蜂窝煤,对天下百姓来说无疑是天大的福音。
那些买了蜂窝煤回家的百姓,尝试着用蜂窝煤烧水做饭,发现不仅火力足,而且燃烧时间长,花费还少,一传十十传百,蜂窝煤的生意很快就火爆了起来。
与此同时,李家主带着重礼,在陈三爷的引荐下见到了陈北。
陈北也了解过这个李家主。
李家现在所有的产业,基本上都交给了皇家在打理,这一点陈北还是很佩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