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毁灭,一为创造。

帝国的框架,便在这“破”与“立”之间,被清晰地勾勒了出来。

就在此刻,朝堂之上那种混杂着恐惧与狂热的诡异氛围,被一道清朗,却又带着独特韵律感的声音,缓缓打破。

“启禀陛下。”

百官队列之中,礼部尚书荀彧,缓步出列。

他身姿挺拔,面如冠玉,一身绯色官袍穿在他身上,显得格外雅致。与周围那些或恐惧或激动的同僚不同,他的脸上,始终带着一种温润而平和的表情,仿佛外界的一切纷乱,都无法侵扰他内心的秩序。

他的出现,如同一股清泉,注入了这片滚沸的油锅,让那令人窒息的气氛,都为之一缓。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被他吸引了过去。

荀彧!

这位空降的礼部尚书,自上任以来,行事低调,却井井有条,将原本混乱的礼部梳理得焕然一新。他身上那股与生俱来的世家风度与儒雅气质,让许多旧臣都对他抱有一丝若有若无的亲近感。

他们希望,这位看起来最“正常”的尚书大人,能说些什么,来缓和一下陛下那恐怖的杀意。

荀彧走到大殿中央,对着龙椅,行了一个无可挑剔的揖礼,声音清越,不卑不亢:

“陛下以雷霆手段,扫清寰宇,肃正朝纲,功盖千古。”

“然,国不可一日无君,礼不可一日不备。”

“正国体,安民心,莫大于典礼。”

“臣与钦天监同僚,夜观天象,推演八卦,已为陛下择定登基大典之吉日。”

他双手自袖中,捧出一方早已写好的明黄奏章,高举过头。

“下月初八,龙抬头,紫气东来,是为上上大吉之日。宜登基,祭天,告慰太庙,昭告天下!”

登基大典!

这四个字,如同四记重锤,狠狠砸在了陆秉言等一众旧臣的心头!

他们的身体,猛地一晃,脸上最后的一丝血色,也彻底褪尽。

如果说,屠灭林、刘两家,是对他们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打击。

那么,这即将到来的登基大典,就是一口,为他们所代表的那个旧时代,彻底钉死的,棺材钉!

那意味着,新皇的统治,将从程序到法理,都变得无可动摇。

那意味着,他们所怀念的一切,都将化作历史的尘埃,再无翻盘的可能。

一股深沉的,无边无际的绝望,淹没了他们。

而王猛、萧何、狄仁杰等人,脸上则露出了由衷的喜悦。

登基大典,不仅仅是一个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