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李逋独自来到演化司后山。月光清冷,秋寒阵阵,却驱散不了他体内的燥热。
炎髓蛊又一次暴动了。
那种灼痛感从脊柱蔓延至四肢百骸,连呼吸中都带着滚烫的气息。与此同时,暴戾的情绪不断喷涌,理智奄奄一息,令他有种想毁灭一切的冲动。
李逋盘膝而坐,拿出《炎髓蛊经》,只见上写:
贫道赤骸子,生于景国元年。十五岁时炼化炎髓蛊,日饮半升童婴精血,造下七万二千四百杀孽。后于大荒青铜沉渊,得遇仙君点化,方知罪业滔天。然因果已定,悔之晚矣。蛊道修行,如推石上山,进之艰难,退之陨灭。今着此经,非为传道,唯愿后世人,得见此书者,知蛊道凶险,慎之!慎之!
李逋读到这段字,心中五味杂陈。
他继续翻看,见此书分为上下两卷,一是《噬蛊卷》,二是《济身卷》。然而,《济身卷》已不知所踪,书页茬口参差不齐,显是被人刻意撕去。
据《噬蛊卷》所载:
炎髓蛊虫性烈易爆,尤喜吞噬同类,赤子精血次之。贫道炼体大成后,以坎泉润脉,兑泽养心,方可化火为霖,保经脉不枯、脏腑不焦。遂以自身为鼎,令双蛊相争互噬,既顺其凶性,又免伤无辜……
卷末警示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引入蛊虫过强,致本命蛊死,宿主亦必身亡。
李逋合上册子,心中既无奈又愤懑。
据他推测,所谓《济身卷》应是某种滋养肉身的法门。若无此卷奠基,贸然引入第二只炎髓蛊入体吞噬,只怕是九死一生。
“还是先吃下万蛊金丹吧。”
李逋收好《炎髓蛊经》,仰头吞下万蛊金丹。丹药刚入口便化作一股暖流,直冲丹田而去。霎时间,他全身经脉像是被温水缓缓撑开,药力如春雨般无声无息地滋养着每一寸筋骨。
这次服下万蛊金丹,药效与上次截然不同。
药力大部分都被附着在经脉上的菌丝吸收,使其更加坚韧紧密。
李逋体温迅速下降,炎髓蛊带来的灼烧感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令人舒适的清凉。
看着双手皮肤下流动的金色纹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中浮现:以现在这副经过菌丝强化的身体,或许能承受住两只炎髓蛊争斗的反噬。
毕竟,继续拖延终究不是办法。
他求解问蛊,片刻后问蛊回答:“只有七成把握,本座劝你别乱来。”
李逋心喜:‘七成就已经不低了!怎么说也要试一试。’
毕竟他与炎髓蛊虫一体同源,那种惶惶的饥饿感,自从种下蛊虫后便一直不断影响他,再持续下去,终究会把人折磨疯的。
想到这里,李逋决定先搞钱,到时让王猛去黑市上搞一只炎髓蛊虫。
正当他盘算着该如何快速赚钱时,忽然听见身后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
“李大哥!李大哥!”一个清脆的声音由远及近传来。
李逋回头一看,只见小吉灵正蹦跳着跑过来。他穿着一身淡青色的短衫,头发随意扎成辫,额头上满是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