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耦合陷阱,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就是现在!

“猞猁,释放风险警示!重点强调复杂策略基金在流动性枯竭市场中的估值风险和连锁反应潜力,但绝口不提‘环球风险平价III号’的名字!”张默命令道。

“明白!”

几乎同时,张默对胖子下令:“执行B计划!在我们计算的潜在抛售压力最大的三只科技股上,建立同等规模的远期空头头寸进行对冲!同时,在CDS市场,买入针对‘环球风险平价III号’基金母公司的极小规模信用保护!”

这一步棋,精妙而大胆。他们不是在阻止抛售,而是提前为即将到来的抛售压力做好对冲,甚至利用其母公司的潜在信用风险微幅获利。这是真正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将对手制造的冲击能量,转化为自身防御的盾牌和偶尔反击的匕首。

市场的反应如同预期。猞猁释放的、看似客观的风险警示,在机构投资者圈子里迅速发酵。那几家被标记为“可能率先赎回”的投资者立刻紧张起来,开始密切监控基金净值。

而烛龙那边,显然没料到张默不仅没有去救火,反而在火场边缘布置了消防栓和能量回收装置。他们试图强行耦合三个压力点的能量流,因为张默提前的、精准的对冲操作,出现了阻滞。预想中的恐慌性连锁抛售并未完全展开,那只巨型基金虽然承受了压力,但并未触发程序化减仓的临界点。

张默的“风险视野”中,那条试图连接三个红点的恶意能量流,变得不稳定起来,仿佛遇到了无形的阻尼。

“默哥,东欧那个结构化产品和日本的流动性互换市场,波动开始减弱了!”胖子惊喜地发现。

“烛龙的能量不是无限的,”张默冷静地分析,“他们也需要借助市场本身的力量。当我们提前对冲,吸收了第一波冲击,并警示了市场参与者,他们制造恐慌的成本就大大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