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裂隙与“礼物”

接下来的日子,张默成了“烛龙”基地里最“模范”的样本。他积极配合每一次测试,精准地完成吴博士布置的各项高难度推演,甚至在李医生的“副作用抑制”治疗下,表现出越来越稳定的状态。他不再流露出明显的痛苦或抗拒,仿佛已经完全接受了自身的处境和“校准”的命运。

吴博士对此十分满意,数据记录本上写满了积极的评语。李医生虽然依旧冷静,但眼神中也少了几分审视,多了几分对“治疗成果”的认可。

然而,在这层温顺的外壳下,张默的“视野”却像最精密的探测器,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和隐蔽性运转着。他将大部分感知力都聚焦于那两根“风筝线”——连接着吴博士手写笔的主线,以及他新近冒险在李医生常用的一个记录板上留下的微弱副线。

他不再满足于被动接收情绪波动,开始尝试进行更精细的“信息过滤”。他像调谐收音机一样,努力从那充满杂音的连接中,分离出特定的关键词汇、对话片段,甚至是指令的碎片。

这个过程比之前的任何测试都要艰难。外界的噪音、基地本身的干扰、以及李医生那些抑制措施带来的“迟滞感”,都如同厚重的帷幕,遮挡着他的窥探。他必须付出加倍的心力,头痛如同附骨之疽,时刻啃噬着他的意志。但他强迫自己适应这种痛苦,将其视为必要的代价。

收获是缓慢而珍贵的。

他捕捉到吴博士在与上级(很可能是那个“陌生声音”)沟通时,反复提及的【“归墟”项目】和【“钥匙”】等神秘词汇,似乎与“先知”计划并行,但优先级更高。

他听到李医生在私下记录时,低声自语关于他神经图谱中某些“异常激活区”与“古籍记载”的相似性,语气中带着困惑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狂热。

最重要的是,他确认了那个“陌生声音”被称为“陈主任”,是烛龙内部负责与“赵先生”(赵志强)对接的关键人物,权力似乎在吴博士之上。

这些零碎的信息拼凑在一起,描绘出“烛龙”更加庞大和诡异的轮廓。他们不仅仅是一个研究超能力的组织,似乎还涉足某些更古老、更危险的领域。而赵志强,则是驱动他们目前行动的重要外部推手。

张默的心不断下沉。敌人的强大和复杂远超他的想象。

转机发生在一个看似平常的下午。吴博士在进行完一轮复杂的市场波动预测测试后,心情似乎不错,没有立刻离开,反而难得地多说了几句。

“你的进步很快,张默。远超我们最初的预期。”吴博士推了推眼镜,语气中带着一丝科研人员特有的成就感,“按照这个趋势,或许用不了多久,你就能为我们……为‘先知’计划,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洞察’了。”

张默低着头,装作谦逊的样子,心中却警铃大作。真正有价值的“洞察”?是指要对赵志强的对手进行致命打击?还是指其他更可怕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