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室的门被推开,带着一股消毒水也压不住的紧张气息。进来的不是狱医,而是两名表情冷峻的内部调查科官员,身后跟着脸色铁青的监区主管。
张默的心沉了下去。清算开始了。
“编号738,张默。”为首的官员声音没有任何感情色彩,“关于今日礼堂发生的严重暴动事件,你需要接受询问。如实陈述你的所见所闻,以及你本人在事件中的行为。”
询问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问题细致而尖锐,从暴动前礼堂的气氛,到口哨声响起时他的位置,再到他与刀疤的冲突细节,尤其是他触发火灾警报的动机和过程。
张默早已打好了腹稿。他隐瞒了关于教授的一切,隐瞒了自己能力的异常,只以一个被卷入混乱、为求自保而急中生智的普通犯人的视角来描述。他强调了刀疤是如何蓄意堵截、意图行凶,而自己触发警报纯粹是为了引起狱警注意,求生而已。他的叙述条理清晰,细节真实(经过筛选),情绪控制得当,既表现了后怕,又不显得软弱。
调查官员仔细记录着,偶尔抬头看他一眼,眼神锐利,试图找出破绽。但张默的表现无懈可击。他耳畔包扎的伤口和当时险象环生的处境,都是最好的佐证。
最终,官员合上记录本,面无表情地说:“你的陈述我们会核实。在此期间,未经允许,不得与任何人谈论此事。”
调查人员离开后,监区主管单独留了下来,他盯着张默看了半晌,眼神复杂。最终,他只是冷哼一声:“算你命大!也还算有点小聪明。以后安分点,别再惹麻烦!”语气虽然不善,但比起以往的厌恶,似乎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审视?
张默低头称是。他知道,这次事件,让他在狱方眼中的“价值”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一个需要严加看管的普通金融犯,或许变成了一个在极端情况下能保持冷静、甚至能间接协助维持秩序(触发警报确实吸引了增援)的、有点“用处”的犯人。这种变化好坏参半,但至少暂时,他不再是随时可以被舍弃的蝼蚁。
接下来几天,监狱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严管期。放风取消,工厂停工,所有犯人被限制在监舍内,频繁的点名和突击搜查成了家常便饭。暴动的清算迅速而残酷,刀疤和他的核心党羽被单独关押,面临加刑和严惩已成定局。其他参与暴动的犯人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罚。监狱内部弥漫着一种人人自危的恐惧气氛。
老猫垮台,刀疤覆灭,监狱底层势力经历了又一次血腥的洗牌。新的权力真空出现,几股较小的势力开始暗中活跃,但谁也不敢在风口浪尖上造次。
教授依旧沉默,仿佛一切都与他无关。但张默的“内视”能感觉到,那种冰冷的【注视】从未离开,甚至比以前更加专注。教授似乎在评估,评估这场风暴过后,棋盘上还剩下什么,以及,张默这颗棋子,在经过淬炼后,是变得更锋利了,还是出现了裂痕。
一天深夜,当监狱终于陷入一种极度疲惫后的死寂时,那个熟悉的声音,再次在厕所隔板后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