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板下那袋冰冷而沉重的药品,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张默全部的思绪,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踏实感和……新的焦虑。拥有“药”,在这座医疗资源匮乏到极致的监狱里,等于握住了许多人的命脉。但如何安全地使用它们,而不引火烧身,是更大的难题。
第273天开始,张默的“诊所”运营进入了新的阶段。他不再仅仅依靠推拿和“内视”引导,而是真正有了“药”。
但他极其谨慎。绝不轻易展示全部库存。每次只取出极小量的药片,磨成粉,用不知从哪里弄来的小油纸包包好,根据“诊断”结果和对方支付的“费用”酌情给予。并且严令所有“病人”保密,一旦泄露,永久拉黑。
能力的“内视”在分辨药性、判断剂量上起到了关键作用。虽然无法精确到毫克,但能模糊判断出哪种药对哪种症状更有效,以及大致的耐受范围,避免了因用药不当而引发麻烦。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一个高烧不退、几乎被狱友放弃的犯人,在服用了张默提供的(磨碎的过期抗生素)药粉后,第二天竟然奇迹般地退烧了。 一个严重腹泻脱水的犯人,用了(止泻药粉)后,很快止住了症状。
“医生”的名声不再局限于处理跌打损伤,开始蒙上了一层“能救命”的神秘色彩。前来求“药”的人悄然增多,支付的“费用”也从食物碎片,逐渐扩展到更实用的信息、小工具、甚至某种程度上的“忠诚”。
张默的情报网变得更加灵敏和广阔。他知道了更多老猫和刀疤团伙的龌龊事,知道了某些狱警的癖好和弱点,甚至隐约听到了一些关于上面管理层变动的小道消息。
他像一只盘踞在网中央的蜘蛛,通过无数无形的丝线,感知着整个监区的每一次振动。
小斌因为那次冒险,获得了一份“保护”和少量药粉作为报酬,他对张默的恐惧中混入了一丝复杂的依赖,成了张默一个不算可靠但勉强可用的眼线。
力量的天平,正在以微妙的方式倾斜。
老猫和刀疤显然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张默这里流通的“药”和聚集的人气,严重挑战了他们的权威和利益。尤其是老猫,他手下有几个骨干也偷偷跑来找张默看伤拿药,这让他感到极度恼火和不安。
第275天,冲突终于爆发。
一个之前被老猫手下打伤、偷偷找张默治好的犯人,在放风时因为一点口角,再次被老猫的人围住。这一次,他因为伤势好转,竟然下意识地反抗了一下,推了对方一把。
这无疑是在太岁头上动土。
“妈的!反了你了!还敢还手!”老猫的一个核心打手勃然大怒,抡起拳头就要揍人。
“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