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灯火照山河

落霞坡一战,徐小栓未动干戈,仅凭“文明之光”便涤荡群邪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其影响远比之前任何传闻都要深远和震撼。

江湖不再是单纯的蠢蠢欲动,而是陷入了某种诡异的沉寂。那些原本仗着修为、抱着侥幸心理想要火中取栗的亡命徒和中小势力,彻底偃旗息鼓。取而代之的,是更顶层势力的凝重审视,以及更深处的暗流汹涌。

徐小栓的持灯之路,因此反而暂时获得了一片相对宁静的区域。他依旧行走,只是身后那些如影随形的窥探目光,变得更加专业,更加难以察觉,仿佛融入了空气与阴影。

他并不在意。只要不来打扰他践行“灯火之道”,他乐得清静。

这一日,他行至北凉道中部,一片名为“万鸦谷”的险峻之地。此地山高林密,多有险滩峡谷,本是盗匪盘踞之所,但近年来已被北凉边军清剿过数次,表面已恢复安宁。

然而,徐小栓眉心的“薪火之灯”在踏入谷口时,却传来一丝异样的悸动。那并非针对某种具体的恶意或邪祟,而是一种……仿佛触及了某种古老、深沉、与这片土地血脉相连的“哀伤”与“不屈”。

他循着感应,偏离了官道,深入峡谷腹地。

最终,他在一处隐蔽的、布满嶙峋怪石的山坳中,看到了一座荒废破败、几乎被藤蔓苔藓完全覆盖的古老祠堂。祠堂的门楣早已坍塌,只能从残存的石柱和地基,依稀看出昔日的规模与庄严。

祠堂之前,立着一块半人高的黑色石碑,碑文已然模糊,但最上方两个硕大的古篆字,却如同用鲜血书写,历经风雨侵蚀,依旧透着一种惨烈与决绝——英烈。

这里,竟是一座被遗忘的英烈祠。

徐小栓走近,伸手拂去石碑上的积尘与苔藓,指尖触及那冰凉的碑身时,一股磅礴而悲壮的意念,如同决堤的洪水,轰然涌入他的脑海!

他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数百年前,此地曾发生过的、一场不为史书所载的惨烈之战:

北莽铁骑南下,势如破竹。一支奉命断后的北凉孤军,被数倍于己的敌军围困于此谷。弹尽粮绝,援军无望。最后的数百将士,在一位姓韩的老将军带领下,于此地立下血誓,与敌偕亡,死不退半步!

他们利用地利,浴血奋战,寸土必争,最终全军覆没,却也硬生生拖住了北莽精锐数日之久,为后方布防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战后,百姓感其忠烈,自发于此立祠祭祀,香火鼎盛数十年。

然而,岁月流转,战火平息,新的边关筑起,此地渐渐荒芜,这座记载着血性与忠魂的祠堂,也终于被世人遗忘,只剩下这残碑与荒草,无声地诉说着当年的壮烈。

那股萦绕在此地的“哀伤”,是忠魂不得安息、被世人遗忘的悲怆;而那“不屈”,则是即便身死魂消,那份守护家园、宁死不屈的意志,依旧烙印在这片土地之中,未曾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