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灯火照北凉

徐小栓离开清凉山,并未直接返回风鸣原巡狩营。

他如同一个寻常旅人,行走在北凉的道、州、郡县之间。只是他的步伐看似缓慢,却总能于日暮前抵达下一处城镇,于晨露未曦时踏入另一片乡野。

他走过饱经战火、城墙斑驳的边关军镇,也走过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平静村庄;他在熙熙攘攘的集市中驻足,也在荒僻冷清的古道旁停留。

无人识得他便是那位如今名动北凉的巡狩使,更无人能察觉他眉心里那盏维系着文明火种的“薪火之灯”。他只是看,只是听,只是感受。

他看到边军老卒抚着残破的战旗,向年轻儿郎讲述当年的血战,眼中有着浑浊的泪,更有着不灭的豪情;他看到田间农夫在烈日下挥汗如雨,粗糙的手掌摩挲着沉甸甸的稻穗,脸上露出质朴而满足的笑容;他看到学堂里传出稚嫩的读书声,看到工匠铺里敲打出希望的火星,看到商旅往来,带来远方的货物与消息……

他也看到,某些边镇将领的奢靡与懈怠,看到胥吏在乡间的欺压与盘剥,看到因战乱流离失所者的麻木与绝望,看到江湖帮派在阴影处的争斗与血腥。

北凉,就像一幅巨大而复杂的画卷,有明亮温暖的色彩,也有灰暗冰冷的角落。忠诚与背叛,英勇与怯懦,希望与绝望,生机与腐朽,交织并存。

徐小栓眉心的“薪火之灯”随着他的见闻,时而光芒温润,如同被这些坚韧、朴素的生之意志所滋养;时而光晕微凝,仿佛感应到了那些阻碍文明生长的“混乱”与“腐朽”。

他并未急于出手干预什么。他在理解,在沉淀,在将自身的力量与这片土地、这些生灵的脉搏更深层次地连接。

《燧皇燃灯经》不仅仅是一部修炼功法,更是一种践行之道。文明之光,并非高高在上的施舍,而是源于众生,也当照耀众生,驱散蒙昧,启迪智慧,守护秩序。

这一日,他行至北凉道与流州交界处的一个小镇。小镇不大,却因靠近一条商路而略显繁华。然而,此刻镇子却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

镇外河流上游,半月前突发山洪,冲毁了一段官道,更麻烦的是,洪水裹挟的泥沙巨石,将流经镇子的唯一水源“清溪”彻底淤塞断流。如今镇中水井干涸,河水污浊难用,人心惶惶。

官府派来的工匠尝试疏浚了几日,收效甚微,反而因操作不当,引发了一次小规模的山体滑坡,伤了几人,如今已是束手无策。

镇中百姓聚在几乎见底的河床边,望着浑浊的泥浆和堆积如山的乱石,脸上写满了绝望。几个乡老围着愁眉不展的里正和那名额头裹着渗血布带的工房小吏,哀声请求,却得不到任何有效的回应。

“完了……没了水,这镇子可就完了啊!”一个老汉捶打着胸口,老泪纵横。

“官府也没办法,我们可怎么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