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谈许久,徐夫子仿佛想起了什么,起身从里屋拿出一个小心珍藏的陶罐,笑道:
“这是去年几个学生家里送的自家炒的野茶,虽非名品,但别有一番山野清气,正好与你们尝尝。”
他亲自烧水沏茶,动作缓慢而专注。
清茶的香气在陋室中弥漫开来。
徐夫子抿了一口茶,神色恢复了长者的温和与睿智,他看着两人,语重心长地说道:
“你们经历了这般大风大浪,见识了民生之多艰,官场之复杂,这是书本上学不来的宝贵财富。
经此磨砺,你们的心志已非寻常学子可比。不过,老夫还是要多嘴几句。”
“夫子请讲,学生谨记。”陈耀祖和王富贵正色道。
“其一,戒骄戒躁。”徐夫子缓缓道,“凌州之功,固然显赫,但切不可因此自满。
学问之道,如逆水行舟;为官之路,更是布满荆棘。需时刻保持谦逊之心,谨慎之行。”
“其二,不忘初心。”他目光深邃,“你们此番为民请命,出生入死,为的是黎民百姓,为的是心中道义。
日后无论身处何位,手握何权,都莫要忘了这份初心。
官位名利,皆是外物,唯有心中这份‘为民’之念,方是立身之本。”
“其三,兄弟同心。”他看向两人,意味深长,“你们与六皇子、与宗胜,乃至与京城、凌州结识的那些志同道合之人,这份在艰难中结下的情谊,无比珍贵。
日后宦海浮沉,互相扶持,方能行稳致远。”
陈耀祖和王富贵将这番话深深记在心里,齐声道:“学生定当铭记夫子教诲!”
当得知两人今年八月便要下场参加乡试时,徐夫子更是欣慰不已,脸上笑开了花:
“好!好!正当其时!以你们如今之学识、之阅历、之心性,秋闱必是囊中之物!
老夫就在这清丰县,静候你们的佳音!” 他看向陈耀祖的目光,充满了无比的信心与期待。
这一番长谈,从午后直至夕阳西下,陋室中茶香袅袅,笑语晏晏。
对于陈耀祖和王富贵而言,这次拜见,不仅是对恩师的汇报,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充电。
夫子的欣慰与自豪,是对他们这四年努力最好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