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组织乡勇民壮,进行简单演练,使其知晓水来之时,何处危险,如何撤离,何人指挥。
如此,则临危不乱,可最大限度减少人畜伤亡。”
其五,引入新的水利理念。 “防水非仅堵截,亦需疏导。
除主干河道外,当着力疏浚境内支流、沟渠,确保排水畅通。更可于地势低洼处,因地制宜,挖掘‘蓄水湖’或‘滞洪区’。
雨季容纳过量洪水,减轻干堤压力,旱时亦可作灌溉之用。
此所谓‘变水害为水利’之长远考量。”
他引经据典,结合《治水杂录》中的实例与自身推演,将每一项措施都阐述得具体而微,逻辑严密,操作性极强。
全文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充满了务实的智慧与经世致用的精神,展现出远超同龄人的格局与见识。
当最后一个字落笔,陈耀祖长长舒了一口气,只觉得胸中块垒尽去,一股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充盈心间。
数日之后,贡院那两扇沉重的朱漆大门终于在万众期待中缓缓开启。
这一刻,仿佛连天公都感受到了学子们解脱的心情,连绵多日的阴雨竟奇迹般停歇,久违的阳光穿透云层,洒下万道金辉。
照在每一个走出贡院的学子身上,暖洋洋的,驱散了连日的阴冷与疲惫。
考生们如同潮水般涌出,大多面带倦色,却也不乏如释重负的轻松。
有人仰头眯眼,贪婪地享受着这雨后清新的空气与温暖的阳光;
有人与相识的同窗兴奋地讨论着考题;也有人沉默不语,似在回味考场中的得失。
陈耀祖随着人流走出大门,脸上带着平和而自信的笑容。
早已在外焦急等待多时的陈家人,爷奶、父母、小叔一家立刻眼尖地发现了他,呼啦啦地围了上来。
“耀祖!考完了?感觉怎么样?没事吧?”张小花一把拉住儿子的手,上下打量,语气急切。
“没事,娘,好着呢!”陈耀祖笑着回应,看着家人那关切中仍带着一丝残余紧张的眼神,心中既感动又有些好笑。
与以往两次考完后的狼狈与惊险相比,这次简直顺利得如同做梦,难怪家人如此。
陈大勇见儿子神色轻松,气息平稳,不似作伪,那颗悬了多日的心终于“咚”地一声落回了肚子里。
他搓着手,咧开嘴憨厚地笑道:“好!好!没事就好!老天保佑!祖宗保佑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