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描绘的咸阳游侠儿,豪迈任气,风流倜傥,武艺高强,建功立业,将少年人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展现得淋漓尽致!
尤其最后“纷纷射杀五单于”一句,气势磅礴,充满了盛唐边塞诗的雄浑气象,令人血脉贲张!
“好!好一个‘相逢意气为君饮’!”
“豪气干云!真乃少年楷模!”
“无涯书院,果然底蕴深厚!”
台下喝彩声如潮水般涌起。评委席上,几位大佬也纷纷颔首,面露激赏。
璇玑山人抚掌道:“此诗颇有古风,意气昂扬,刻画入微,难得,难得!”
就连外围一些看热闹的读书人也是纷纷夸赞不已。
虽然无涯书院不是他们本土书院,但对方的学子的确是有才。
齐修远负手而立,享受这万众瞩目的时刻。
周督学看向孙浩清:“鸿儒书院孙浩清,是否坚持应战?”
孙浩清淡然一笑,拱手:“学生愿试。”他步履从容,三步并作两步便上了台,与齐修远并肩而立,气度丝毫不落下风。
鸿儒书院区域顿时爆发出热烈的助威声,陈耀祖、赵廷霄等人亦用力鼓掌。
因为其他书院,来的都是当届的新生,所以鸿儒书院出面应战的自然也是新生。
老生在出战的话,赢了也是胜之不武。
孙浩清面向四方,略一沉吟,清越之声响起: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此诗与前首风格迥异!
它选取了一个特定的少年形象——汉羽林郎,跟随名将出征。
没有直接描写战斗的激烈,而是着重刻画少年的内心世界: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明知边庭艰苦,甚至可能马革裹尸,却依然义无反顾。
只因那份为国捐躯、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志豪情!
这是一种更深沉、更悲壮、更具牺牲精神的少年意气!
全场再次轰动!
“纵死犹闻侠骨香!妙啊!此句境界更高!”
“孙公子此诗,道尽少年报国之志,感人肺腑!”
“两首《少年行》,一外放一内敛,皆为难得的佳作!”
评委们亦是交头接耳,显然对这两首诗都极为欣赏。
齐修远看向孙浩清的目光,也少了几分倨傲,多了几分真正的佩服。
然而,竞争并未结束。半炷香尚在燃烧。
“叮铃!”梅溪书院按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