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孩子显然已从惊吓中恢复,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眼前的几人。
老夫人指着四人对孩子柔声道:“宝儿,快谢谢这几位哥哥,是他们救了你呢。”
那孩子看模样也就1岁多,话还说不利索。只是乖巧的笑了笑。
这一幕,让厅内原本略显正式的气氛变得格外温馨。
随后,老夫人示意,身后的随从立刻捧上早已备好的谢礼。
首先是沉甸甸的一个红木托盘,上面整齐地码放着十锭雪花官银,足足百两!
另一托盘则是光彩流溢的苏杭绸缎、蜀锦等名贵布匹,足够做好几身上好的衣裳。
最后,一个紫檀木盒被小心打开,里面是一套极品端砚、湖笔、徽墨、宣纸,宝光内蕴,一看便知是价值不菲、可供珍藏的文房至宝。
“些许薄礼,聊表谢意,万望几位小恩公切勿推辞。”老夫人恳切道。
然而,更让陈耀祖心潮澎湃的还在后面。
丁老大人抚须微笑,亲自从长随手中接过一个细长的锦盒,打开后,里面是数卷精心装裱的字帖。
“老夫听闻你们皆是读书人,来鸿儒书院求学。
老夫不才,于笔墨一道浸淫数十载,在京中时,倒也颇得一二虚名。”
丁老大人的话语平和,却自有一番底气与骄傲,他的丹青书法在整个大夏朝都是公认的大家之作,一字难求。
“这几份,是老夫平日闲暇所书的《兰亭集序》、《滕王阁序》等篇目的临帖与心得,或许对你们习字悟道能有些许助益。”
陈耀祖的目光瞬间被那字帖吸引了过去!
只见那上面的字迹铁画银钩,力透纸背,结构精妙,气韵生动,果然不愧是大家手笔!
与之前那些金银绸缎、名贵文具相比,这份礼物在他眼中瞬间超越了所有!
他几乎是屏住呼吸,双手微微有些颤抖地接过锦盒,如同捧着绝世珍宝,由衷地深深一揖:
“晚生……多谢老大人厚赐!此帖重于千金,晚生定当日日临摹钻研,不负老大人的期许与恩情!”
他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完全是发自内心的热爱与感激。
丁老大人见状,眼中赞赏之意更浓,他就知道,对于真正的读书种子来说,这才是最能打动他们的礼物。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几人收下了东西就证明,这就孙之情已经还清。
以后,几人也不用求到他跟前来。
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能够给对方一个印象,并且收获不少,就已足够。
在想利用这一点恩情,当做人情的话,就有些让人生厌了。
就在这一片和乐融融的氛围中,丁老大人的目光不经意地再次掠过安静站在一旁的赵廷霄。
之前他就觉得这少年气度沉静,眉宇间似乎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熟悉感。
此刻仔细端详,那种感觉愈发明显。
他微微蹙眉,心中暗自纳罕:‘这少年郎……瞧这眉眼轮廓,神态气韵,究竟是像谁呢?
一位故人?一位朝中同僚?’
他努力在记忆中搜寻,却如同隔着一层薄雾,怎么也想不起那个模糊的影子究竟对应何人。
但这份莫名的眼熟感,却在他心中留下了一个淡淡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