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灰心。以你的根基,稍加准备,明年定能一试锋芒。届时若有机会,我陪你回去考。”
赵廷霄感激地点点头,将这份情谊默默记在心里。
他尤其喜欢听陈耀祖偶尔蹦出的“金句”,什么“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简直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让他热血沸腾,斗志重燃!
连王富贵和姚宗胜都赶紧拿出小本本记下,直呼“此句当浮一大白”!实际上就等着下次找个机会默默装一把。
舟车劳顿近二十日,他们终于进入了辰州地界,抵达了长乐郡码头。
踏上长乐郡的土地,一股与清丰县截然不同的繁华气息扑面而来。
码头更大,船只更多,人流如织,各色口音交汇。
雇了力夫,租了两辆马车,一行人朝着郡城进发。
一个半时辰后,巍峨的长乐郡城墙映入眼帘。
城高池深,气象万千。
排队入城时,便能感受到浓浓的文风——随处可见身着儒衫、头戴方巾的学子,或踌躇满志,或行色匆匆,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墨香。
显然,鸿儒书院的招生在即,吸引了四方学子云集于此。
然而,这份繁华也给他们带来了第一个难题——客栈爆满!
连续问了几家,皆是无房。无奈之下,只得去找牙行。
阿福经验老到带着陈大勇,很快与牙人接上头。
牙人一听他们是为鸿儒书院而来,又见几人穿的也不差,倒是很热情,但也表示房源紧张。
最终提供了两个选择:一个离书院较远但院子宽敞,一个离书院近但院子狭小。
几人商议后,决定选择那个远一些但宽敞的院子。
他们人多,需要空间,而且一租就是一个月,先安顿下来再说。
租金由三家均摊,对姚、王两家来说不算什么。
新租的院子虽有些旧,但干净整洁,设施齐全。
众人一番打扫安置,痛痛快快洗了个热水澡,洗去近二十日的风尘与疲惫,倒头便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