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星枢立宪与远征序曲

安排完澜之洲的内政,苏璎珞与皇甫宸的目光投向了更遥远的星空。苏璎珞将之前在星界锚点网络中接收到的、关于源机族求救信号的事情告知了众人。

“……归墟主力正在肆虐K-7星云,一个强大的文明已到了发出文明火种求救的地步。若源机族覆灭,归墟吞并其力量,下一个目标会是谁?唇亡齿寒之理,诸位应当明白。”苏璎珞的声音带着一丝沉重。

小主,

平台上一片哗然!归墟主力的威胁,竟然如此迫近!

“星主之意是……我们要远征救援?”一位长老颤声问道。跨越无尽星海去对抗归墟主力,这听起来如同天方夜谭。

“非是仓促远征,而是必须未雨绸缪。”皇甫宸开口,压下现场的骚动,“源机族乃灵能科技文明,其知识与技术,或对我们理解归墟、提升自身有极大助益。救,或许能得一强援,窥得归墟虚实;不救,则坐视归墟壮大,待其兵临城下之日,悔之晚矣。”

他目光如电,扫视众人:“星枢议会首要之务,便是整合澜之洲及星辰殿资源,筹建‘星穹舰队’,研发跨星域航行与作战之法。同时,通过星界锚点网络,尽可能搜集K-7星云及周边星域情报,评估风险与机遇。”

这个决定,无疑是将澜之洲乃至星辰殿的未来,推向了一个更加波澜壮阔却也危险莫测的舞台。

接下来的数月,整个澜之洲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

星枢议会迅速成立并开始运作,澜天纵凭借其威望与能力,被推选为首任议长。在苏璎珞派出的星谕使(主要是提供星辰殿的技术支持和宏观指导)监督下,澜族开始整合内部各派系力量,清剿澜惊涛叛乱的残余影响,同时将原本分散的炼器、阵法、丹药等资源进行统一调度。

星辰殿成为了真正的核心。苏璎珞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主控星枢之中,一方面继续修复和强化星界锚点网络,试图锁定源机族求救信号更精确的坐标,并监测K-7星云方向的归墟动向;另一方面,则开始整理星灵族遗留的、关于星舰构造、跨星域传送阵、以及大型战争法宝的图纸与知识。星骸古舟的传承与星辰殿的库藏相结合,迸发出惊人的潜力。

皇甫宸则主要负责战略层面的推演与力量体系的整合。他利用混沌初曦之力的“定义”特性,开始尝试改进澜族现有的飞舟与法宝。他并非直接重新创造,而是在其原有基础上进行“法则优化”,使得同样材料与能量输出的飞舟,速度、防御或攻击力能提升数成。同时,他也开始挑选有潜力的澜族修士与星谕使,传授一些经过简化的、基于双契之力理念的合击战阵与修炼法门,旨在快速提升整体战力。

这一日,星辰殿深处,一座新开辟的、被命名为“铸星堂”的巨型工坊内。

一座长度超过千丈、流线型的星舰龙骨已然初具雏形。这龙骨并非金属或木材,而是以一种名为“星辰泪”的、只有在极端星辰环境下才能孕育出的半能量晶体锻造而成,通体呈现深邃的暗蓝色,内部有点点星芒流转,散发出强大的空间亲和性与能量传导性。数十名澜族最顶尖的炼器宗师,在几位星谕使的指导下,正围绕着龙骨,小心翼翼地铭刻着无数细密复杂的星辰符文与空间道纹。

苏璎珞悬浮于龙骨上方,双手虚按,精纯的星源之力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融入龙骨与那些符文之中,进行着最关键的本源烙印与能量贯通。这是首艘完全按照星灵族远古星舰图纸、结合澜族炼器技艺与皇甫宸的法则优化,打造的新型主力星舰,被命名为“巡天号”,寓意巡弋星天,守卫秩序。

与此同时,在星辰殿外围,一座依托浮空山改建的试验场上。皇甫宸正面对着一座刚刚组装完成的、造型奇特的装置。这装置核心是一块不断扭曲波动的暗色晶石(来自织法者遗迹的收获),周围环绕着八十一面不断旋转的青铜镜,镜面上刻满了混沌初曦之力加持过的空间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