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水师初成

刘昊点了点头。他也感觉到了,那阵风来得太巧了。是巧合,还是……有能人异士在暗中相助曹操?他想起了精绝古城的诡异,心中警惕更甚。

“陛下,”一直没怎么说话,负责后勤的侯吉,苦着脸开口了,“这一把火,烧掉的可是真金白银啊!那些船……得重新造、重新买……这开销……”他心疼得直抽抽。

刘昊打断他:“侯吉,现在不是算账的时候。船没了可以再造,士气没了就完了。传令下去,厚恤伤亡将士,重修战船,更要加紧水战训练!朕就不信,我大魏铁骑踏得平中原,就征服不了这条大江!”

接下来的日子,魏军暂缓了大规模渡江行动,转而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水师整训。刘昊将行辕直接移到了江边,亲自督练。

训练是枯燥而痛苦的。对于绝大多数北方汉子来说,登上摇晃的船只,比骑上烈马还要难受。呕吐、晕船是家常便饭。长江风浪一起,许多在陆地上如狼似虎的勇士,趴在船舷边吐得昏天黑地,连刀都握不稳。

熊山成了最大的笑料。这位陆上猛将,一上船就脸色发白,死死抱着桅杆不敢动弹,几次尝试挥舞长刀,都差点把自己甩进江里。气得他哇哇大叫,发誓要把长江填平了再打过去。最后还是刘昊下令,让他主要负责岸上警戒和陆战训练,才算解了他的围。

相比之下,张辽、徐晃等将领则展现出了惊人的适应能力和学习态度。他们虚心向招募来的南方水手和老船工请教,从最简单的操桨、使帆学起,亲自带队演练水战阵型,如何抢占上风、如何接舷跳帮、如何防御火攻。

刘昊也没闲着。他利用“洞察之眼”,观察水流的规律、风向的变化,甚至能隐约感知到水下暗礁的分布。他将这些心得与老船工的经验相结合,绘制出更精确的沿江水文图,找出了一些曹军防御的盲点和水流相对平缓的潜在渡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同时,郭嘉负责的情报工作也在加紧进行。他派出的细作成功混入对岸,不仅带回了曹军布防的详细情报,还证实了之前的猜测:乌林渡之火,确实是曹军水军都督蔡瑁、张允根据预案,及时调派上游巡逻舰队实施的。而那阵怪风,则被归咎于长江上常见的天气突变。

“蔡瑁、张允……荆州降将,熟悉水战,是个麻烦。”郭嘉指着地图上的曹军水寨位置,“不过,此二人并非曹操嫡系,且素有骄矜之气,或可离间。”

水师在汗水和泪水中逐渐成型。新打造的艨艟斗舰下水,将士们逐渐适应了船上的颠簸,简单的战术配合也像模像样起来。虽然与久经沙场的曹军水师还有差距,但已非吴下阿蒙。

这一日,江上风平浪静。刘昊决定进行一次实战演练,检验训练成果。由张辽率领一支分舰队,模拟曹军,徐晃率领主力舰队进行攻防对抗。

战鼓擂响,两支舰队在江心展开激战。箭矢往来如飞蝗,拍杆撞击声震耳欲聋。虽然用的是去了箭头的训练箭和包了布的拍杆,但气氛依旧紧张激烈。徐晃指挥舰队不断变换阵型,试图分割包围“敌军”;张辽则灵活应对,利用小船骚扰,寻找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