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铭文的发现,如同在幽暗的地下迷宫中点燃了一盏指向真相的灯,虽光芒微弱,却照亮了前路。狄仁杰深知,这“观测地气”、“天象有异”的记载,绝非空穴来风,其背后必然牵扯着前朝一段不为人知的秘辛,甚至可能关系到某些至今仍在暗中流传的学说或势力。
返回狄府后,他立刻将自己关在书房,对着如燕临摹下来的铭文拓片,以及那张不断补充细节的“地下脉络图”,陷入了长久的沉思。李元芳、如燕等人皆知此事非同小可,不敢打扰,只在门外静静守候。
“监造司……观测所……地气流转……”狄仁杰指尖划过拓片上的篆文,眉头紧锁。他回想起自己博览群书时,曾于一些野史杂闻中见过类似的说法。有些前朝方士或隐秘学派认为,大地如同人体,亦有经脉穴道,称之为“地脉”或“龙脉”,其气息流转(即地气)会影响一地之兴衰、甚至王朝之气运。而天象变化,亦与地气相互感应。莫非,这前朝监造司,便是在暗中进行此类研究?
他将目光投向地图上那条标注为主干的“青龙渠”,以及其周边错综复杂的分支网络。若将此网络视为“地脉”,那么其关键节点,便如同人体的要穴。那间刻有铭文的石室,或许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观测点”。
“元芳,如燕。”狄仁杰唤入二人。
“在。”
“你们看这里,”狄仁杰指着地图上位于青龙渠中段,一个被龟甲符号以特殊方式(三重波浪环绕一个实心圆点)标记的地点,“根据铭文提及的‘观测水脉异动’及‘地气流转’,结合这特殊符号,此处,极可能是另一个更为关键的观测点,甚至可能是这地下网络的中枢所在。”
李元芳与如燕细看那标记,位置大致在安喜坊与修文坊交界区域的地下深处,从现有入口过去,路途不近,且需经过那扇被锁死的铁栅门。
“大人,那铁门……”李元芳面露难色。
“铁门是障碍,但未必是绝路。”狄仁杰目光深邃,“铭文言及‘封闭,以待后察’,并提及封印仪式。这等重要之地,通常会留有应急或备用的通道。你们再仔细回想,那铁门附近,以及那条岔路石室周围,可还有我们未曾注意到的细微之处?比如,墙壁上有无异常的缝隙?地面有无不同寻常的砖石?”
经狄仁杰提醒,李元芳与如燕努力回忆。
“铁门附近……似乎右侧墙壁底部,有一块砖石的颜色略浅,当时只以为是年代久远所致……”李元芳沉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