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窖中获得的铁盒,犹如在暗夜中点燃的火炬,瞬间照亮了迷宫般的案情。郑泊远的笔记,不仅印证了“赤日”的存在,更提供了“影子”船队活动的大致规律和几条可能的隐秘航线。这些信息,与苏文瑞的账册、梅凌寒的推断相互补充,形成了一条虽不完整却指向明确的证据链。
狄仁杰深知,此刻每一息都至关重要。“赤日”势力庞大,爪牙遍布,郑泊远货栈地窖的发现未必能隐瞒太久,对方一旦察觉,必将以更猛烈的手段反扑。
他立刻做出部署:
“元芳,你亲自带一队绝对可靠的好手,依据郑泊远笔记所载,秘密核查那几条隐秘航线左近的码头、仓库,寻找任何可能与‘影子’船队或军械囤积相关的痕迹!行动务必隐秘,宁可无功,不可打草惊蛇!”
“是!大人!”李元芳领命,眼中燃烧着狩猎般的兴奋。
“曾泰,”狄仁杰转向他,“你集中精力,深挖王德用与赵崇节!查他们的财产来源,查他们升迁过程中有无异常助力,尤其要查他们与城南永阳坊那处染布坊,乃至与任何可能代号为‘赤日’的人物或势力,有无明里暗里的关联!同时,想办法从宫内旧档中,核实那几匹赏赐出去的‘暗水云纹锦’最终确切落入了何人之手,此事需极其谨慎,可借助宫中可信的内侍暗中查访。”
“学生明白,定会小心行事。”曾泰肃然应道。
安排妥当,狄仁杰自己则坐镇中枢,一方面汇总各方传来的信息,不断在脑中推演、拼接,试图勾勒出“赤日”更清晰的轮廓;另一方面,他也要应对可能来自朝堂的明枪暗箭。昨日含元殿上那一幕,已然宣告了战争的开端。
接下来的两日,神都表面波澜不惊,暗地里却激流汹涌。
李元芳那边传来消息,根据郑泊远的线索,他们在洛水下游一处极为隐蔽的私人坞堡附近,发现了疑似大型船只停靠和重物搬运的痕迹,且守卫看似松散,实则暗哨密布,极为可疑。李元芳未敢靠得太近,但已初步锁定目标。
曾泰的调查亦有进展。他回报,王德用近三年来,其名下虽无显赫资产,但其一远房外甥却在西市经营着一家规模不小的珠宝行,资金来源可疑。而赵崇节的一位妾室,其兄弟正是永阳坊那处染布坊的原地主,虽已转手,但关系千丝万缕。更重要的是,曾泰通过一位在宫中掌管典籍、素有清名的老太监暗中查访,模糊得知,那赏赐出去的“暗水云纹锦”中,有一匹的去向记录曾被人二次誊写覆盖,原始记录似乎指向一位……地位极其尊隆,连老太监都语焉不详、不敢轻易提及的大人物。
所有的线索,如同涓涓细流,似乎都在朝着某个令人心悸的方向汇聚。
然而,就在狄仁杰认为时机逐渐成熟,准备向女皇密奏,请求对那可疑坞堡进行突击搜查,并加大对王、赵二人监控力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