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膳时分,驿馆果然来了两位“不速之客”。一位是身着紫袍、面容白皙、神态略显倨傲的中年官员,乃是新任凤阁舍人,参知政事——崔湜。另一位则身着绯袍,身形微胖,脸上总带着三分笑意,乃是鸾台侍郎——郑愔。
此二人皆是近年颇得圣眷,迅速擢升的新贵,以其文采和善于逢迎着称,在朝中隐隐形成一股新兴势力,虽不及当年武承嗣、武三思那般权势熏天,却也门生故旧不少,能量不容小觑。他们与太子一系、以及狄仁杰这等功勋老臣,皆非一路。
“下官崔湜(郑愔),闻听狄公凯旋,特于左近公干,顺道前来拜会,为狄公洗尘!”二人笑容可掬,礼数周全。
狄仁杰心中明了,这“顺道”只怕是专程前来试探。他面上不动声色,含笑还礼:“原来是崔舍人、郑侍郎,有劳二位挂念,老夫愧不敢当。请坐。”
席间,崔湜、郑愔二人极尽赞誉之词,将狄仁杰安定北疆之功捧上了天,言语间却不时旁敲侧击,询问突厥内部详情、与拔汗那可汗盟约的具体条款,甚至试探狄仁杰对如今朝局的一些看法。
“……狄公此番立下不世之功,回朝之后,陛下必有重赏。只是如今朝中诸事繁杂,太子殿下仁孝,然年富力强,亦常忧心国事……唉,有些事,着实难办啊。”崔湜故作感慨,目光却紧盯着狄仁杰。
郑愔接口道:“是啊,如今朝堂之上,还需狄公这等德高望重的老臣回来主持大局,方能令宵小敛迹,众正盈朝啊。”这话看似奉承,实则将狄仁杰架在了火上。
狄仁杰持杯浅酌,语气平淡:“二位言重了。老夫身为臣子,唯知尽忠职守,上报君恩,下安黎民。至于朝局,自有陛下圣心独断,我等臣子,谨遵圣谕便是。”
他回答得滴水不漏,既不表态支持太子,也不接“主持大局”的话茬,只强调忠于皇帝,恪守臣节。
崔湜、郑愔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随即又堆起笑容,转而谈论风花雪月,仿佛刚才的试探从未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