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怀运被禁足府邸,其党羽如惊弓之鸟,暂时蛰伏。朝堂之上,看似恢复了平静,但暗流愈发汹涌。狄仁杰深知,斩断武怀运这条手臂,并未伤及那幕后黑手的根本,反而可能促使对方采取更极端、更隐蔽的行动。
他一面督促三司加紧对郭鸿瑾、司徒明等人的审讯,力求挖出更深线索;一面通过张柬之等可靠同僚,暗中留意朝中异常动向;同时,李元芳也加大了对神都各色人等的监控力度。
然而,就在狄仁杰全力应对神都暗战之时,一纸来自北疆的八百里加急军报,如同晴天霹雳,打破了暂时的平衡!
这一日,太极殿常朝,兵部尚书手持紧急军报,脸色惨白地出列奏报:“陛下!紧急军情!契丹酋长李尽忠、孙万荣突然叛周,集结部落兵马十余万,寇犯营州!都督赵文翙轻敌出战,不幸殉国!契丹叛军已攻破营州,兵锋直指檀州、平州!北疆告急!”
满朝文武顿时哗然!契丹叛乱!营州失守!都督战死!这无疑是自陛下登基以来,边境遭遇的最严重危机之一!
武则天凤目含霜,猛地从龙椅上站起:“赵文翙误国!契丹狼子野心,安敢如此!”她强压怒火,沉声道:“众卿,谁愿为朕分忧,领兵平叛?”
朝堂之上一片寂静。契丹骑兵骁勇,来去如风,且此番叛乱蓄谋已久,势头正盛,绝非易与之敌。许多武将低头不语,文官更是噤若寒蝉。
就在此时,鸾台侍中张柬之出列,朗声道:“陛下!契丹虽悍,然我天朝兵精粮足,只需遣一良将,持重应对,必可破敌!臣举荐一人,可当此任!”
“讲!”
“左威卫大将军,王孝杰!”张柬之声音洪亮,“王将军久经沙场,曾随裴行俭大将军征讨西域,骁勇善战,熟知兵事,且对北疆地形有所了解,乃平叛之不二人选!”
王孝杰?狄仁杰心中一动。此人确是宿将,勇武过人,但性情刚愎,有时难免轻敌冒进。不过,眼下朝中可用之大将确实不多。
武则天略一沉吟,显然也在权衡:“王孝杰…准奏!即任命王孝杰为清边道行军大总管,率左威卫及幽州、并州等地府兵十万,即刻开赴北疆,平定契丹之乱!”
“臣,领旨!”一员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的将领出列,正是王孝杰。他脸上带着傲然与自信,似乎并未将契丹放在眼里。
退朝之后,狄仁杰心事重重。契丹在此刻叛乱,时机太过巧合。剑南巨案刚破,朝局未稳,北疆便起烽烟…这背后,是否有人为操纵的影子?那幕后黑手,为了搅乱局势、转移视线,竟不惜引外敌入侵?
他回到府中,立刻唤来李元芳、曾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