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暗流涌动

曾泰将密信内容告知二人。二人亦是又惊又喜。

“裴文清这狗贼!竟敢背叛朝廷!”张环怒道。

“当务之急,是调动可靠官兵!”曾泰沉声道,“狄公命我们设法调动官兵,但观察使府已不可信,裴文清更是内奸,我们该如何行事?”

李朗道:“或许可找益州郡守?郡守府与观察使府并非一体,或可信赖?”

曾泰摇头:“郭鸿瑾在剑南经营多年,树大根深,郡守是否与其沆瀣一气,尚未可知。贸然联系,风险太大。”

张环忽然道:“我记得狄公离京时,陛下曾赐予一道空白手谕,以备不时之需,由曾先生保管?”

曾泰猛地想起:“确有此事!”他立刻从贴身行囊中取出一道盖有皇帝玉玺的空白绢帛手谕,“持此手谕,可临时调动地方兵马!但需找到绝对忠诚可靠的将领!”

“裴文清是内卫暗桩出身,都能叛变,这益州军中,还有谁可信?”李朗皱眉。

曾泰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亮光:“有一人,或可一试!左骁卫郎将赵正刚!此人乃已故老将军赵破虏之后,性情刚直,素来与郭鸿瑾不甚和睦,其麾下兵马也多驻防城外,较少受观察使府掣肘。”

事不宜迟,曾泰立刻仿照狄仁杰笔迹,在手谕上填写内容,授命左骁卫郎将赵正刚暂领益州防务,并率精兵五百,听候黜置使狄仁杰调遣,剿灭叛逆。落款盖上了狄仁杰的随身小印。

当晚,曾泰亲自冒险,持手谕秘密出城,前往左骁卫城外大营求见赵正刚。

赵正刚见到皇帝手谕和狄仁杰印信,又听闻郭鸿瑾、司徒明竟敢私铸兵器、谋害钦差,顿时勃然大怒,毫不犹豫接令。他虽与郭鸿瑾不合,但始终忠于朝廷,对狄仁杰更是久仰大名。

“请回复狄阁老,末将赵正刚,即刻点齐兵马,三日后子时,必准时抵达落马坡,听后调遣!若有差池,提头来见!”赵正刚声若洪钟,立下军令状。

就在曾泰暗中调兵遣将之际,观察使府内,亦是暗流汹涌。

裴文清跪在郭鸿瑾的书房内,脸色苍白。上首坐着面色阴沉的郭鸿瑾,旁边则是一身便服、眼神怨毒的司徒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