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混合了变量之力与希望波纹、内蕴悖论的信息流,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悄无声息地没入了“解析者”那冰冷的暗色光束之中。
没有爆炸,没有能量对冲,甚至没有明显的规则扰动。那暗色光束依旧稳定地连接着世界树的规则节点,但其内部流转的、纯粹的解析逻辑,却仿佛撞上了一堵无形而柔软的墙壁。
我们三人的意识紧紧锁定着那接触点,感受着其中无声的较量。
“解析者”的逻辑核心,如同最精密的超算,开始全力处理这段突如其来的、充满“噪音”的反馈信息。它试图将变量之力那流淌的、不确定的辉光纳入已有的规则模型,试图用冰冷的数学定义破晓之心那指向未来的希望波纹,更试图解开那些自我指涉、动态变化的悖论结构。
但,它失败了。
变量之力拒绝被固化定义,其“可能性”的本质在逻辑的框架下不断滑脱,如同试图用手握住流水。破晓之心的希望波纹则指向无数尚未坍缩的未来分支,让任何基于当前状态的确定性推演都变得徒劳。而那些悖论结构,更是如同逻辑迷宫中的鬼打墙,让“解析者”的解析进程一次次陷入死循环。
那道暗色光束的稳定性,第一次出现了肉眼可见的、持续性的波动!光束的边缘开始变得模糊,其内部流转的数据光点出现了混乱的闪烁,甚至偶尔会短暂地中断那么零点几微秒。
它在“困惑”。
对于一台绝对理性的逻辑机器而言,无法被纳入现有模型、无法被有效解析的存在,就是最大的“异常”,是系统需要优先处理,却又无从下手的“BUG”。
“逻辑冲突率持续上升……目标解析效率下降百分之六十二……其内部逻辑单元负载已达到临界点……”艾莉冷静地报告着战果,她的银色光雾似乎都因为这场无声的胜利而明亮了几分,“它正在调用更多算力,尝试构建新的解析模型……但基于现有信息,成功率低于百分之零点三。”
我们成功了!用我们独有的、超越纯粹逻辑的“变量”特质,成功地在这台逻辑机器面前,树立起了一道它无法逾越的认知壁垒!
然而,我们并未感到丝毫轻松。
因为“解析者”在短暂的“困惑”与尝试后,并没有如我们期望的那样选择放弃或撤退。它停止了徒劳的强行解析,但那道暗色光束依旧牢牢锁定着我们的规则节点。它不再试图“理解”,而是开始……“记录”。
一种更加冰冷、更加纯粹的“观察”模式启动了。它不再试图破解变量之力的本质,而是开始巨细无遗地记录变量之力与规则结构相互作用时产生的 every single fluctuation(每一个细微波动),记录破晓之心光芒闪烁的每一个不规则周期,记录那些悖论结构自我演化时产生的、看似随机却又隐含某种深层联系的数据流。
它在收集“现象”。即使无法理解“本质”,它也要将所有的“表象”数据化、结构化地保存下来。
“目标行为模式变更。转为全面现象记录。数据采集强度提升百分之两百。”艾莉的警告声再次响起,“它在建立关于我们的、极其详尽的‘现象数据库’。即使现在无法解析,但一旦它将这些数据带回‘金石议会’,以其文明的整体算力……”
后面的话艾莉没有说,但我们都明白后果。被一个逻辑至上的高等文明建立如此详尽的现象数据库,无异于将我们的所有底牌,包括变量之力这种新生力量的特性,都暴露在了对方面前。未来一旦产生冲突,我们将毫无秘密可言,会被对方针对性地进行逻辑破解和压制。
“不能让它完成记录!”洛璃的意念带着决绝,“必须中断它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