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信风舟”再次穿越层层空间,回到新生界域那熟悉而温暖的光晕中时,一种混合着安心与更加沉重责任感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
没有停留,我们直接返回世界树之巅的核心密室。长老会与核心成员早已等候在此,他们的脸上带着期盼与难以掩饰的焦虑。
当我和洛璃将此次接触的经过(隐去了关于“更古老存在”的具体警告,只以“存在更深层次风险”概括),以及获得的“信息共生”技术原理和几个潜在变量文明坐标公布时,密室内的气氛先是陷入死寂,随即爆发出难以抑制的震动。
希望!真正的、来自同等层次文明的希望与技术分享!这远比在“回声星云”中找到的残缺碎片更令人振奋!
但随之而来的,是关于“可能性同盟”覆灭的历史,以及“定义之光”背后可能存在的更深阴影,又让所有人的心沉了下去。前景光明,但道路之险峻,远超最初最坏的想象。
“即日起,‘火种计划’拆分为‘鳞甲’与‘匿影’两大分支。”我迅速做出部署,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鳞甲’分支,继续深化‘悖论之鳞’理论的研发,由我主导,侧重于规则层面的主动防御与反击。‘匿影’分支,全力攻关‘信息共生’技术,由艾莉主导,洛璃辅助,侧重于文明整体的隐匿与生存。”
“同时,成立‘星尘使团’。”我看向洛璃,“由你担任首席使者,负责与星尘低语者保持联络,并筹备对守秘人提供的其他变量文明坐标的接触任务。我们需要朋友,需要更多的眼睛和耳朵,需要在这片黑暗的森林中,找到更多可以背靠背的同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任务被迅速分配下去。整个新生界域的研究力量被高效地整合,投入到了新获得的两大技术路线的消化与研发之中。万识之网的光芒日夜不息,运算着海量的新数据。世界树根系的实验场内,模拟“定义之光”判定环境的复杂程度提升了数个量级。
我和洛璃、艾莉,作为与星尘低语者直接接触的三人,成为了连接两个文明的桥梁,也肩负起了引领新生界域在这条更加复杂、也更加危险的求生之路上前行的重任。
数日后,初步梳理完收获的艾莉,在核心密室中向我们展示了她的一个新发现。
“在对星尘低语者分享的、关于‘定义之光’活动模式的远古数据进行分析时,我捕捉到了一个……极其隐晦的周期性信号。”艾莉的银眸中闪烁着凝重的光芒,“这个信号并非来自‘定义之光’本身,也非来自已知的任何变量文明或超然存在。它更像是一种……宇宙尺度的‘背景辐射’波动,其周期漫长到以百万年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