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要做到天下大同,需从每个人做起。
正所谓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
这时,钱炜插话道:方丈大师,晚辈有一问。
若见恶人不悔改,当如何处置?
无言方丈正色道:佛门虽讲慈悲,亦重智慧。
若遇执迷不悟者,当以金刚怒目降魔,此乃大慈悲也。
然切记,惩恶是为扬善,非为泄愤。
奕帆听得连连点头,不禁想起后世的法律制度,又道:大师,晚辈以为,若能建立完善的律法制度,使善者得彰,恶者得惩,或许能助佛法普度众生。
无言方丈欣然而笑道:善哉!
奕施主眼光独特,思想新颖。
佛法与世间法,本就相辅相成。
施主能融会贯通,假以时日,必能独树一帜。
众人又谈论许久,从佛法到武学,从修身到治国,相谈甚欢。
无言方丈对奕帆的见解赞不绝口,称其慧根深厚,必成大器。
谈话间,奕帆注意到方丈室墙上挂着一幅字:武为禅用。
不禁问道:大师,少林以武闻名,不知武学与佛法,孰轻孰重?
无言方丈含笑起身道:施主且随老衲来。
众人随着无言方丈来到练武场,但见数百武僧正在操练。
棍影如林,拳风呼啸,却自有一股庄严肃穆之气。
无言方丈道:少林武学,首重修心。
习武之人,若心术不正,武功越高,危害越大。
故而少林弟子,需先修佛法,再习武艺。
他指着场中一个正在指导弟子的老僧道:那是慧可师叔,今年已八十有三,仍每日练武不辍。
但更重要的是,他每日诵经念佛,从未间断。
唐江龙忍不住问道:大师,若是一个曾经误入歧途之人,可否修习少林武学?
无言方丈看向苏媚儿,慈祥地说道:佛门广大,不度无缘之人。
既然有心向善,何时开始都不算晚。
苏媚儿闻言,眼中泛起泪光,深深一拜,道:多谢大师开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随后,谷明师父引领众人参观寺内各处殿堂。
大雄宝殿内,三世佛像庄严慈悲;
藏经阁中,经卷琳琅满目;
钟鼓楼上,可见少室山全貌。
在参观塔林时,周文渊感叹道:这些古塔,每一座都见证着一位高僧的修行。
人生在世,若能如这些高僧般有所成就,也不枉此生了。
奕帆望着层层叠叠的佛塔,轻声道:
塔影参差映夕阳,禅心一片自清凉。
若能悟得其中意,何必深山苦修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