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天魔”这四个字,如同沉甸甸的铅块,压在凌皓的心头。上古传说中,那是来自世界之外的恐怖入侵者,形态各异,能力诡谲,曾给此界带来过近乎毁灭的灾难。任何与它们扯上关系的迹象,都意味着远超宗门争斗、甚至超越北地玄冰宫威胁的潜在危机。
“持续监控,提高警戒等级。尝试建立更远距离的深空探测阵列,我需要更多关于那股能量的数据。”凌皓压下心中的波澜,冷静地吩咐道。面对未知,恐慌无用,唯有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才能做出正确应对。
他将这份来自天外的隐忧列为最高机密,暂时封存,注意力重新回到了灵青盟的内部建设上。气候调控技术的成功,不仅解决了南部干旱和北部寒害的燃眉之急,更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副产品。
灵溪山脉周边,并非只有灵青盟一家宗门。还有许多依附于灵青盟的中小宗门、修真世家以及大量的凡人城镇、村落。这些区域的气候,同样受到了之前魔灾和后续能量活动的影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常。
尤其是位于灵溪山脉东南方向、一片名为“赤焰原”的广阔区域。这里本就土地贫瘠,灵气稀薄,以凡人聚居为主,仅有几个不成气候的小型修真家族。魔灾之后,此地气候变得异常炎热干燥,连续数月滴雨未降,河流断流,井水干涸,大地龟裂,庄稼枯萎,无数凡人陷入了饥渴交迫的绝境。
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几个修真家族的族长联合起来,备上厚礼,几乎是跪着求到了灵青盟山门外,恳请仙师们施展仙法,降下甘霖,救万民于水火。
若在以往,修士大多高高在上,视凡人如蝼蚁,除非涉及自身利益或宗门任务,否则极少会为了凡人的生死而大动干戈。求雨?那需要耗费法力,引动天象,非元婴以上修士难以做到,而且效果如何还看天意。为了一群凡人去劳动元婴老祖?几乎不可能。
但这次,负责接待的灵青盟执事,在请示了盟主和凌皓之后,给出了一个让那些族长意想不到的答复。
“降雨可以,但非无偿。灵青盟需在赤焰原建立三座‘环境监测子站’,尔等需提供场地并负责日常维护。此外,降雨之后,赤焰原需承认灵青盟的庇护,每年缴纳定额资源(非强制,以自愿交易为主),并允许我盟在此传播‘科学耕种’、‘基础卫生’等知识。”
条件不算苛刻,甚至可以说是相当优厚。建立监测站对本地无害,缴纳资源也是建立在自愿交易基础上,传播知识更是有益无害。对于濒临绝境的赤焰原来说,这简直是天降福音!
几位族长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刻代表赤焰原万千生灵签下了契约。
消息传回“神工坊”,凌皓微微颔首。他并非纯粹的利他主义者,救助凡人固然有怜悯之心,但更重要的目的是实践和验证他的气候调控技术,扩大“天罗”系统的覆盖范围,同时以一种温和的方式扩大灵青盟的影响力,收集更多不同环境下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