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石矿脉日益稀少,高阶修士修炼所需海量灵气从何而来?若这魔气能源真能解决此难题…”另一位以炼丹闻名的宗门宗主,想着那些因灵气不足而无法开炉炼制的上古灵丹,心思活络起来。
与正道的纠结和分裂不同,那些隐藏在阴影中的邪道、魔道势力,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反应则更加直接和…复杂。
起初是狂喜!
“魔气!竟然是魔气!哈哈哈!天不绝我魔道!”
“灵青盟竟能驾驭魔气?若能夺得此法,我圣教复兴指日可待!”
许多邪修魔头兴奋得仰天长啸,认为这是魔道大兴的征兆。
但很快,他们就懵逼了。
因为根据情报,灵青盟并非像他们那样,通过残忍的功法将自身灵力转化为魔气,或者直接吸收炼化斑驳的魔气(那会失去神智,变成只知杀戮的魔物),而是用一种他们完全无法理解的“科学”方法,将魔气当成一种类似于“煤炭”、“石油”般的…“燃料”来使用!
安全、稳定、可控地使用!还能转换属性!
这完全超出了他们对“魔气”的认知!他们修炼魔功,追求的是魔气那种侵蚀、混乱、强大的本质力量。可灵青盟却反其道而行,把魔气“驯化”成了温顺的“能源”?
这感觉,就像一个视剑为生命的绝世剑客,突然看到有人把绝世好剑熔了,打成了一把切菜刀!还他妈挺好用!
一种“暴殄天物”的痛心感和“老子修炼的意义何在”的迷茫感,充斥在许多邪修心头。
邪修懵逼能量丢,他们发现自己追求和崇拜的力量,在别人眼里竟然只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能源?这种认知上的降维打击,比正道的围剿更让他们难受。
而正道,在经历了初期的排斥和争论后,一些务实派和激进派开始悄然转向。
尤其是当灵青盟对外公布了一份经过删减、但数据详实的“魔能蓄电池”测试报告,以及一份关于“魔气可控转化与利用白皮书(初版)”后,这种转变开始加速。
报告中清晰地展示了魔能蓄电池的安全标准、能量密度对比(远超极品灵石)、以及驱动各种法器的优异表现。白皮书则从理论层面(当然是简化版)阐述了魔气作为一种“高密度混沌能源”的潜在价值,并提出了“可控释放,有序利用”的核心原则,强调了与传统“入魔”的本质区别。
这份报告和白皮书,如同在沸腾的油锅里泼了一瓢冷水,让争论暂时平息,也让更多势力开始冷静思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风险固然存在,但那巨大的利益前景,也同样让人无法忽视。
终于,在消息传开半月之后,第一个公开表态支持(或者说试探性合作)的正道顶级势力出现了——并非东域宗门,而是以炼器和商贸闻名、与灵青盟有过“交流”的万宝宗!
万宝宗代大长老欧阳墨亲自发布声明,称“灵青盟开创魔气能源之先河,乃修真界万古未有之变局。吾等当持开放探究之心态,而非固步自封之偏见。”并宣布,将派遣高级代表团访问灵青盟,探讨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可能!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万宝宗的表态,如同一个明确的信号,让许多还在观望的正道势力放下了顾虑,纷纷开始通过各种渠道与灵青盟接触。
一时间,灵溪山脉再次变得车水马龙,各方使者络绎不绝。只不过这一次,他们带来的不再是敌意和质疑,而是合作与求购的意向。
正道喜获新能源!一个属于“魔气能源”的时代,在无数的争议、震惊与懵逼中,由灵青盟和凌皓,悍然开启了!
而凌皓,则站在“神工坊”的顶端,平静地俯瞰着这一切。他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如何将这项技术规范化、标准化、安全化,并建立起一套全新的能源体系,才是接下来真正艰巨的挑战。
同时,北地玄冰宫的这次袭击,也给他敲响了警钟。觊觎这项技术的,绝不仅仅是这些明面上的势力。那些隐藏在更深处的目光,恐怕早已投向了这里。
风暴,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