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一代神匠悄然起,传统炼器路渐窄

“果然…”凌皓叹了口气,“便携化的代价,就是结构的脆弱和能量的快速消耗。这‘袖里箭’最多还能再进行一次同等强度的发射,就会彻底报废。”

阿土看着那些损伤,心中凛然。如此强大的武器,竟然也有如此明显的限制。

“不过,这次演示的目的已经达到。”凌皓一边说着,一边从储物戒指中取出备用的材料和工具,开始现场修复。“经此一役,短时间内,应该没有哪个不开眼的势力,敢再明着招惹我们了。这为我们争取到了宝贵的发展时间。”

他的动作飞快,神识操控着细微的能量束,精准地修复着裂纹,重新勾勒受损的灵纹。同时,更换了新的能量核心。

阿土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学习着。他注意到,凌皓在修复过程中,并非完全照原样复原,而是进行了一些微小的调整和优化。

“这里,灵纹的转折角度可以更平滑,减少能量湍流。”

“这里的材料厚度可以增加千分之一,以提升结构强度。”

“能量核心的输出缓冲阵法,可以加入一个反馈回路,实现更精准的控制…”

凌皓一边操作,一边随口讲解着。对阿土,他几乎是倾囊相授,因为他知道,阿土是未来继承他科学修仙理念的关键人物之一。

很快,“袖里箭”被修复完毕,甚至性能比之前还有所提升。

凌皓将其收起,目光望向灵溪山脉的方向,眼神深邃。

“震慑,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要利用这段相对和平的时间,完成最重要的积累。”

“器灵之源母体,必须尽快完成。”

“电磁动能武器,需要朝着稳定化、系列化、大型化的方向发展。”

“属性复合灵金,要找到更多优秀的基材和配方。”

“还有…弟子们的培养。”

他看向阿土,语气郑重:“阿土,你的《混沌归元剑典》修炼不能松懈。科学是工具,是知识,但最终驾驭它们,并将其威力发挥出来的,还是人。你需要尽快成长起来,成为灵青盟真正的‘剑’。”

阿土重重点头,握紧了拳头:“弟子明白!定不负凌师期望!”

“走吧,回山。”凌皓拍了拍灵鹤的脖颈,“还有很多工作,等着我们。”

就在凌皓和阿土返回灵青盟的同时,关于百炼城“器道法会”上发生的一切,正以惊人的速度向着东域各个角落传播。

通过各种传讯玉简、飞行法器、乃至修士的口耳相传,凌皓之名,与他那匪夷所思的“电磁动能”法宝“袖里箭”,以及万宝宗太上长老出关、主动交好的震撼场面,如同燎原之火,席卷了整个东域修真界!

无数宗门、世家、散修,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震得头晕目眩。

“一击断山百里外?真的假的?”

“万宝宗玄骨老怪都出面了?还主动结盟?”

“这凌皓到底是何方神圣?之前不是说他只是炼气期吗?”

“炼气期?你信吗?我看至少是元婴大圆满,甚至…”

“灵青盟…看来要重新评估了!”

各大势力的掌权者,第一时间召集核心成员,紧急商讨对策。原本一些对灵青盟抱有轻视或敌意的宗门,纷纷改变了态度,开始重新审视与灵青盟的关系。

而更多的中低层修士,尤其是散修和年轻弟子,则对凌皓和灵青盟充满了好奇与向往。那种凭借“知识”和“奇技”就能逆伐高阶、甚至让顶级宗门低头的力量体系,对他们而言,充满了致命的吸引力!

一时间,前往灵溪山脉方向,意图拜入灵青盟或者一探究竟的修士,数量激增。

灵青盟,这个原本在东域并不算特别起眼的联盟,几乎在一夜之间,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成为了整个东域最炙手可热、也最引人注目的势力。

当凌皓和阿土回到灵溪山脉时,看到的就是山门外排起了长龙,无数修士翘首以盼的景象。其中不乏一些金丹期,甚至个别元婴期的散修!

盟主和云逸子早已在山门处等候,见到凌皓归来,立刻迎了上来,脸上又是欣喜又是忧虑。

“凌长老,你可算回来了!”盟主苦笑道,“你是不知道,这几日前来拜访、请求入盟的人,都快把山门踏破了!这…这可如何是好?”

云逸子也说道:“人多眼杂,其中难免混有探子或不怀好意之人。接纳吧,怕管理不过来,良莠不齐;拒之门外吧,又怕得罪人,引人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