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授权生产抽专利,躺着收灵石滚滚

“獬豸”拟定的严谨合同,如同给狂野奔流的商业合作套上了精准的缰绳。万宝阁、金蟾商会、四海行这三大巨头,在见识了灵青盟深不可测的规则制定能力(以及北境传来的赫赫战功)后,彻底收起了所有小心思,以极高的效率签署了各项合作协议。

灵青盟主导的“科学产品发展与推广理事会”迅速成立,总部便设在灵青盟外围新划出的“商务区”。三大商会作为创始理事,投入了海量资源,开始按照协议框架,在东域乃至更遥远的区域,铺设“灵充宝”和新型制式飞剑的销售网络,并积极推广《材料科学基础》的理念。

然而,凌皓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仅仅依靠灵青盟自身的“灵铸”生产线和三大商会的销售网络,固然能赚得盆满钵满,但想要让科学产品真正普及,形成无可逆转的洪流,就必须将更多的生产力纳入这个体系。

这一日,就在北境前线基地初步稳固,凌皓正准备进一步探索那冰裂缝隙之谜时,他通过远程通讯,向联盟总部和“理事会”发出了新的指令——

启动“技术授权与专利收费”模式!

指令清晰而明确:

第一,对“灵充宝”及新型制式飞剑中,不涉及最核心“皓元素”材料制备工艺、但能显着提升产品性能的“非核心专利技术”,进行梳理和打包。例如:标准化的能量回路设计、优化的结构力学模型、特定的合金配方(非皓元素系)、以及基础的“灵充宝”模块化接口标准等。

第二,将这些“专利包”,向东域所有符合资质的炼器宗门、世家乃至有一定实力的散修炼器师,进行公开授权!

第三,授权方式采用“入门费”加“抽成”模式。被授权方需要支付一笔一次性的“技术入门费”,以获得专利包的使用权和相关的技术培训。之后,在其生产销售的每一件使用了授权技术的产品中,灵青盟都将抽取一定比例的“专利费”!

第四,由“獬豸”负责起草《专利授权许可协议》,明确授权范围、保密义务、产品质量标准、抽成比例、账目核查权利以及违约罚则。同时,成立专门的“专利稽查队”,隶属于理事会,负责监督授权方的生产销售情况,确保专利费足额缴纳。

这个方案一经提出,立刻在联盟内部和理事会引发了激烈讨论。

“将我们的技术授权出去?这岂不是培养竞争对手?”一位保守派长老忧心忡忡。

“抽成?他们若虚报产量,我们如何得知?稽查难度太大!”负责财务的长老表示怀疑。

就连三大商会的代表也心存疑虑,担心授权过多会冲击他们刚刚建立的销售渠道。

面对质疑,凌皓通过光幕,给出了冰冷的回答:

“竞争?当我们能不断推出他们无法理解的新技术时,他们永远只能是追随者,而非竞争者。授权,是为了让他们融入我们的体系,遵循我们制定的标准。”

“稽查难度?‘织网’系统已初步完成对东域主要灵材流通节点的监控。结合授权方上报的数据,以及市场销售反馈,交叉验证,足以监控八成以上的产量。剩余两成,通过高额的违约罚款和取消授权资格作为威慑,足以让他们不敢轻易冒险。”

“至于销售渠道…授权生产的是基础型号、特定部件。我们灵青盟,将专注于更高端的定制产品、核心模块、以及…下一代技术的研发。市场层次将被拉开,非但不会冲击,反而会扩大整个科学产品的生态盘子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