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核心技术需保密,专利申请走一波

“灵充宝”在坠龙涧一战中展现出的惊人效果,如同在已渐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其引发的涟漪远超之前的舆论风波。这一次,不再是理念之争,而是赤裸裸的、关乎生死存亡的力量对比变化!

那小小的“玉符”,代表的是一种全新的后勤补给模式,一种能够将低阶修士的持续战斗力提升数倍的恐怖能力。各大宗门的高层,只要不是傻子,都能清晰地预见到,一旦灵青盟大规模列装此物,其在常规力量层面的优势将变得不可撼动。

恐慌、贪婪、觊觎…种种复杂的情绪,在暗流中疯狂滋长。

玄道宗,密室内的气氛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凝重和…焦躁。

“查!给我不惜一切代价地查清楚!那‘灵充宝’到底是如何制成的!其核心材料、内部结构、炼制法诀…所有细节!”玄天子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急迫,再无往日的从容。坠龙涧的失败,不仅仅是损失了一支精英队伍,更是对他玄道宗声望的沉重打击,也让他真切地感受到了来自科学之道的致命威胁。

“宗主,灵青盟对此物看守极其严密,我们安插的钉子,根本接触不到核心…”负责情报的长老面露难色。

“接触不到就想办法接触!收买、胁迫、窃取!无论用什么手段!”另一位激进的长老低吼道,“难道我们要眼睁睁看着灵青盟凭借此物,一步步蚕食我们的根基吗?!”

“或许…我们可以尝试仿制?”资源阁主沉吟道,“根据我们的人观察和战场残骸分析,那‘灵充宝’外壳材质并不特殊,关键应该在于其内部。我们集中宗内所有炼器、阵法师,结合那本《材料科学基础》,未必不能破解其奥秘!”

“仿制?”玄天子眼中寒光一闪,“这倒是个办法。就算不能完全复制,只要能做出功效相近之物,也能极大缓解我们的压力!立刻去办!要人给人,要资源给资源!”

类似的场景,在天工宗、御兽宗,乃至一些实力较强的散修联盟和修仙家族内部,也同样上演着。一时间,东域暗地里掀起了一股针对“灵充宝”的破解与仿制狂潮。

然而,他们很快就发现,事情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困难得多。

“灵充宝”的外壳很容易仿造,甚至其外部的标准化灵力接口,在拆解了几个通过特殊渠道高价购得的样品后,也被大致摸清。但一旦试图深入其内部,难题便接踵而至。

首先,是核心的储能材料。仿制者们很快分析出,“灵充宝”内部有一种奇特的蓝色晶格结构,是储能的关键。但他们无论用什么已知材料,都无法复制出那种恐怖的能量密度和稳定性。有人试图用高阶灵石粉末替代,结果不是无法有效储能,就是在充放电时因能量冲突而炸裂。

其次,是内部那看似简单,实则精妙无比的能量流转灵阵。它并非传统的符文阵法,而是一种立体的、与储能材料紧密结合的微观结构网络。任何试图用神识强行探查或者暴力拆解的行为,都会触发内部的自毁灵阵(凌皓早就防着这一手),导致整个“灵充宝”核心结构崩坏,化为齑粉。

更让仿制者们头疼的是,即便侥幸得到了未自毁的残骸,那些微观结构也极其复杂,并且使用了多种他们从未见过的、对灵力具有特殊响应的“掺杂材料”,其作用原理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畴。没有凌皓建立的“万物结构数据库”和相关的材料学理论支撑,他们就像是在看天书,连模仿都无从下手。

仿制之路,步履维艰。

就在外界为“灵充宝”而焦头烂额、各显神通(歪门邪道)之际,灵青盟内部,一场关于如何保护这些核心技术成果的会议,正在召开。

“院长,根据‘织网’监控,目前至少有十七个大小势力在尝试破解和仿制‘灵充宝’,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虽然暂时他们难以突破技术壁垒,但长此以往,难保不会出现意外。”负责安全与情报的院士汇报道。

“还有我们的新型飞剑、‘永动I型’电池技术、乃至《材料科学基础》教材中的一些核心理论…都面临着被窃取、被滥用的风险。”另一位负责法务与规章的长老补充道,“以往修真界,对于技艺传承,多依靠宗门规矩、心魔誓言和实力威慑来保护。但对于我们这种可以量产的、标准化的技术,传统的保护方式显得…力有未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