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法宝充电一小时,续航战斗五整天

小主,

“平时,可以通过特制的‘灵能充电桩’(连接灵脉或消耗灵石)快速为电池充能。”

“战时,修士只需激发飞剑或战甲内的电池模块,就能在极短时间内获得澎湃的灵力补充!”

这个构想太过超前,也太过诱人!

项目立刻被列为最高优先级,代号“永动I型”(并非真正永动,而是追求极致续航)。凌皓亲自挂帅,带领最顶尖的团队,开始了攻关。

首要难题,是“钆-皓复合纳米晶格”的稳定制备。这种结构极其微妙,对制备过程中的温度、压力、能量场波动要求达到了纳米级别。任何一点偏差,都会导致晶格缺陷,大幅降低储能效率甚至引发能量泄漏。

实验室里,失败成了家常便饭。往往耗费巨大资源制备出的样品,储能密度却远低于理论值。

“能量场耦合参数还需要优化!第三序列谐振频率偏差0.01赫兹!”凌皓盯着光幕上瀑布般的数据流,声音沙哑却不容置疑。他已经连续三天没有合眼。

欧冶启看着那些因为无数次失败而有些气馁的年轻研究员,忍不住对凌皓道:“院长,是否…缓一缓?此法虽妙,但似乎…太过艰难。”

凌皓抬起头,眼中布满了血丝,却燃烧着不屈的火焰:“欧冶长老,你知道我们和传统宗门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吗?”

他不等欧冶启回答,便自顾自说道:“不在于我们有多少元婴修士,不在于我们有多少秘传功法。在于我们敢于向‘不可能’发起挑战,并且相信,任何‘不可能’的背后,都藏着尚未被发现的规律!一次失败,就分析原因,十次失败,就积累数据,一百次、一千次失败…只要方向正确,终有成功之日!这,就是科学的精神!”

他的话如同重锤,敲打在每一个研究员的心里,将那点气馁瞬间驱散。众人重新振作,投入到更加忘我的研究中。

时间在无数次失败与微小的进步中流逝。

一个月后,他们终于成功制备出了第一块结构稳定、储能密度达到理论值百分之七十的“钆-皓复合纳米晶格”单元!

紧接着,“铽-皓超导灵络”的编织、“镝-皓场效应薄膜”的沉积…一个个技术难关被相继攻克。

又过了两个月,第一块巴掌大小、厚度不过一指、通体呈现深邃蓝色、表面流淌着细微能量纹路的【高密度灵能蓄电池】原型,终于诞生了!

测试当天,科学院核心成员齐聚能源测试大厅。

原型电池被放入特制的“灵能充电桩”中。充电桩连接着一条小型灵脉分支,光芒亮起,海量灵气被疯狂抽取、转化,注入电池。

光幕上,代表电池能量储备的数值,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速攀升!

百分之十…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七十…

一炷香(约五分钟)后,能量储备达到百分之百!

“充电完成!耗时…一炷香!”负责监控的研究员激动地声音发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