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教材编写呕心血,《材料科学基础(修真版)》

天工城一役,灵青盟以摧枯拉朽之势碾压幽冥殿幽泉,毁其万魂幡,擒其人的消息,如同燎原的野火,以惊人的速度席卷了整个东域,甚至向着其他地域扩散。

“皓元素”、“科学剑阵”、“空间锚定盘”…这些陌生的词汇,伴随着那场短暂却震撼人心的战斗影像(通过留影石传播),成为了无数修士茶余饭后热议的焦点,也成为了压在各大传统宗门心头沉甸甸的巨石。

灵青盟的声望,在这一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凌皓宣布开设“科学修真进修学院”并实行“知识付费”的消息,更是将这种声望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影响力与…资源。

天工盛会尚未正式结束,但风头已完全被灵青盟抢尽。各宗门代表,无论是真心求教,还是迫于形势,亦或是怀着别样心思,都纷纷向灵青盟递交了希望派遣弟子入学的意向书,并开始准备那令人咋舌的“知识资源费”。

然而,面对这汹涌而来的追捧与期待,凌皓却异常冷静,甚至可以说有些…抽身事外。他将后续的谈判、接待事宜全权交给了盟主和专门成立的外事部门处理,自己则带着核心团队,悄然返回了灵青盟总部。

“院长,各宗门送来的拜帖和资源清单已经堆积如山了,您是否…”新任的学院筹备处执事,一位原本身份不低的金丹长老,此刻却恭敬地站在凌皓面前,小心翼翼地请示。凌皓已被盟主和众人一致推举为进修学院的院长。

凌皓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目光依旧停留在面前光幕上那如同星河般浩瀚流转的数据模型上。

“告诉他们,学院开学,至少还需一年。”

“在这一年里,灵青盟闭门谢客,全力筹备。”

他顿了顿,语气不容置疑,

“而我们筹备的核心,不是场地,不是师资,甚至不是更多的‘皓元素’…”

“而是它——”

他指向光幕,那上面正缓缓浮现出一行古朴又带着科技感的大字:

《材料科学基础(修真版)》

“教材?!”执事长老一愣,有些不解。在他看来,学院筹备千头万绪,教材不过是细枝末节。

凌皓看了他一眼,语气严肃:“你以为,科学之道是什么?是几件厉害的法宝?是几个强大的剑阵?不!它是一种认知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而教材,就是这种方法论最系统、最基础的载体!是我们科学道统的根基!”

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如同朝圣般的光芒:“如果我们不能将我们的知识体系化、理论化,并用一种可以被理解、被传授的方式表达出来,那么所谓的‘学院’,不过是一个传授‘手艺’的作坊,所谓的‘科学修仙’,也终将沦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我们要编写的,不仅仅是一本书,而是科学的‘道藏’!是开启一个全新时代的钥匙!”

执事长老被凌皓话语中的宏大愿景与沉重分量所震撼,肃然起敬,不再多言,躬身退下。

从这一天起,凌皓带领着以欧冶启、云逸子、璇玑老人为核心,并抽调了联盟内最顶尖的一批研究员、阵法师、甚至语言学家的团队,开始了这项堪称呕心沥血的宏大工程——《材料科学基础(修真版)》的编纂。

这项工作,远比炼制一件神器、推演一座大阵要困难得多。

首先面临的,就是知识体系的融合与重构。

科学体系中的原子分子论、晶体学、力学性能、相图、能量传导理论…如何与修真界固有的五行生克、灵气属性、道韵符文、神识温养等概念进行对接和互译?

这绝非简单的名词替换。例如,“强度”和“韧性”,需要用修真界能理解的“金气凝练度”与“乙木生生之意”来类比阐释吗?还是干脆引入全新的、更精确的科学定义?

“不能完全迎合旧有观念,那样会失去科学的精确性;但也不能完全脱离,否则学习者将无法理解。”凌皓定下了基调,“我们要找到那个平衡点,用旧瓶装新酒,但要让喝酒的人明白,瓶子里装的,是截然不同的、更烈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