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对手重金购法宝,不及我厂流水线

东域宗门大比的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每一个角落。天枢城,这座东域最古老、最繁华的修真巨城,瞬间成为了风云汇聚之地。各大宗门,无论是一流大派还是二三流势力,都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资源倾斜,精英特训,甚至有些宗门不惜血本,四处求购强大的法宝、丹药,只为在三年后的大比中多一分胜算。

灵青盟高调宣布全力备战,并且大规模列装新型飞剑的消息,自然也传遍了东域。起初,大多数老牌宗门对此嗤之以鼻。

玄道宗,议事大殿。

“哼,灵青盟?不过是一群走了狗屎运的暴发户罢了。”一位面容倨傲的长老冷笑道,“宗门大比,比的可是实打实的修为、传承和底蕴!靠几件制式飞剑就想翻天?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另一位长老抚须沉吟:“不过,听闻他们那飞剑确实有些门道,在黑风山脉…”

“黑风山脉那是占了环境之利,并且打了幽冥殿一个措手不及!”倨傲长老打断道,“真正擂台比试,讲究的是绝对的实力和精妙的控制!他们那些量产货色,如何能与我们精心为弟子挑选、甚至量身打造的法宝相提并论?”

主位上的玄道宗宗主,玄天子,缓缓睁开微阖的双目,声音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灵青盟不容小觑,其‘科学’之道确有独到之处。传令下去,开启宗门宝库,为此次参与大比的精英弟子,每人增配一件玄阶上品以上的法宝,核心弟子,可申请地阶法宝!灵石、丹药,敞开了供应!我玄道宗万年传承,岂是区区奇技淫巧可以撼动?”

类似的情景,在天罡门、御兽宗等顶级宗门内也在上演。他们或许重视灵青盟,但重视的方式,依旧是传统的那一套——堆资源,砸法宝,相信顶尖的战力和深厚的底蕴足以碾压一切。

一时间,东域的高阶法宝、珍稀材料价格水涨船高,各路炼器大师、炼丹宗师的门槛几乎被踏破。

而与这些宗门热火朝天“购物”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灵青盟内部。

没有四处求购法宝的喧嚣,没有为了一件高阶法器争得面红耳赤的场景。整个联盟,仿佛一台精密而高效的机器,在“织网”系统的统筹下,围绕着“扩大生产”和“强化训练”两个核心,疯狂运转。

新材料实验室已经扩建了数倍,被称为“灵铸工坊”。工坊内,不再是只有一台“灵铸Ⅰ型”,而是整齐排列着超过二十台经过优化改良的“灵铸Ⅱ型”三维打印机!这些打印机日夜不停地轰鸣着,喷头按照预设的程序精准移动,将各种特殊的“灵墨”一层层堆积,构建出飞剑的雏形。

流水线作业被引入。有弟子专门负责材料提纯和墨水制备,确保源头质量;有弟子负责打印机的维护和参数校准;有弟子负责打印完成后的初步灵能激活和质量检测;还有弟子负责最后的剑柄安装、配重调整以及基础养护。

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标准和检测流程,确保每一柄下线的飞剑,性能参数都在可控的优秀范围内。

效率是惊人的。随着工人熟练度的提升和工艺流程的优化,平均每台“灵铸Ⅱ型”每天可以稳定产出十五柄合格的新型飞剑!二十台打印机,日产量就是三百柄!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随着技术改进而不断提升!

仓库里,闪烁着各色灵光的新型飞剑,如同收割后的稻谷,一捆捆、一列列地堆积起来,很快就形成了一座座小山。这种景象,若是让那些为了一件玄阶法宝就要耗尽家财的散修或者小宗门修士看到,恐怕会嫉妒得发疯。

然而,凌皓并不满足于此。

“光是飞剑性能好还不够。”他在作战会议室对核心成员说道,“大比并非战场厮杀,规则限制很多。我们的优势在于标准化和协同,必须将这一点发挥到极致。”

他调出了“织网”系统推演出的数百种擂台战常见战术和对手类型。

“针对不同的对手,我们需要不同的剑阵和飞剑配置方案。”

“比如,对付擅长防御的土属性修士,我们需要‘破甲剑阵’,飞剑的‘锋锐增幅’和‘震荡破防’电路需要优先激活。”

“对付身法诡异的刺客型修士,我们需要‘缚灵剑阵’,飞剑的‘能量干扰’和‘区域控制’电路要发挥作用。”

“对付召唤灵兽的御兽宗弟子,我们需要‘斩首剑阵’,精准打击其本体,飞剑的‘远程锁定’和‘蓄力一击’电路就很重要…”

凌皓根据推演结果,开始设计更多专门化的“附魔电路”。不再是简单的【灵盾】或【环境增幅】,而是更加复杂、功能更加单一的特定效果电路。

【高频震荡电路】:赋予飞剑极高的震动频率,专门用于破坏坚固的防御和护身罡气。

【灵力锁链电路】:射出的剑罡能暂时形成灵能锁链,缠绕束缚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