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自动化修炼舱?概念设计先搞起

2. 灵能环境精确调控模块:这是舱体的核心。它需要能够:

· 无极调节灵气浓度:从近乎真空到超越灵脉核心的浓度。

· 精准合成任意属性谱系:根据方案要求,实时合成出最适合使用者的、特定比例的多属性混合灵气。

· 控制波频与相位:制造出最理想的共振波场,甚至模拟“灵气潮汐”的动态变化。

· 施加特殊能量场:如高频振动场(用于淬体)、深层宁静场(用于悟道)、定向冲击场(用于模拟天劫威压辅助冲关)等。

3. 功法运行辅助与纠偏模块:通过内置的“灵能引导矩阵”和“神识暗示符阵”,在使用者体内形成精确的灵力运行路径引导力场,确保其功法运转丝毫不差。一旦监测到运行偏差,能立刻施加微小的纠正力或发出警示。

4. 智能中枢与控制核心:需要一个强大的“器灵”或者说“人工智能”来统筹一切。它需要能够处理海量实时数据,运行复杂的《终极方案》算法,并做出毫秒级的调控决策。凌皓设想,这或许需要将他的一部分“律令术”逻辑和对规则的理解,固化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复合型器灵之中。

5. 能量供应与安全保障模块:为整个舱体提供稳定而巨大的能量供应(可能需要直接连接一条中型灵脉),并设置多重冗余的安全保护机制,确保在任何意外情况下(如使用者走火入魔、能量失控)都能第一时间中断修炼,保护使用者安全。

仅仅是理清这些功能需求,就耗费了团队数月的时间。每一个模块背后,都代表着无数个亟待攻克的技术难题。

· 材料学瓶颈:什么样的材料能同时承受高浓度灵气的长期侵蚀、极端能量场的冲击,并具备完美的灵导性和生物相容性?

· 能量控制精度:如何实现灵气的“原子级”精确操控?如何避免不同能量场之间的相互干扰?

· 数据吞吐与处理:每秒处理TB级别的实时数据并做出反馈,这对“器灵”的运算能力提出了神话般的要求。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