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五行灵根转换说,能量守恒是基础

“色谱计划”的成功,将灵气属性的精细分类与个性化匹配推向了极致,使得“灵青盟”弟子们的修炼效率达到了一个令人瞠目的新高度。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数据的大量积累,一个更加根本性的、困扰了修真界无数年的问题,摆在了凌皓的面前——灵根。

灵根,被视为修士的资质根本,决定了一个人与天地灵气亲和的方向与上限。五行灵根学说根深蒂固,单灵根被誉为天才,杂灵根(多灵根)则被视为资质平庸,修炼速度缓慢,需要付出数倍的努力。

但凌皓在分析海量的“灵修系统”数据时,却发现了一些用传统理论无法完美解释的异常案例。

案例一:一名水火双灵根的弟子,按照《个性化修炼指南》,本应分别吸纳水火灵气进行修炼。但一次偶然,他在一处水火灵气交织、几乎达到某种平衡的特殊地域修炼后,修为进展竟远超分别修炼之和!监测数据显示,他体内两种属性的灵力并未互相冲突抵消,反而形成了一种微妙的互补循环。

案例二:一名金土双灵根的弟子,在长期执行镇守地脉、疏导金石之气的任务后,其原本平平无奇的土灵根资质,在后续检测中,竟然显示出微弱的提升迹象!而他所镇守区域的金灵气浓度,同期略有下降。

案例三(来自古籍秘辛):有野史记载,上古曾有魔道巨擘,通过某种血腥秘法,强行掠夺他人灵根,补益自身……

这些案例,像一颗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凌皓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灵根,真的是天生注定、一成不变的吗?”

“五行灵气之间,是否存在更深层次的转化关系?”

“如果灵根可以改变,其背后的物理规律是什么?”

一个大胆的、足以颠覆修真界根基的假设,在凌皓脑中逐渐成型——五行灵根转换说!

这个假设的核心在于:灵根,并非固定的“属性标签”,而更像是一种动态的、表征着修士身体对特定频率/特质灵气“吸收与转化效率”的“能量接口参数集合”!

“这并非凭空臆想。”凌皓在绝密级的研究讨论会上,向仅有的几位核心成员阐述他的理论,“其基础,在于我们之前所有研究都反复验证的一个底层逻辑——能量守恒与能量形式转换!”

他走到巨大的光幕前,上面显示着复杂的人体能量经络模型和灵气属性光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