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成为了检验弟子们是否真正理解并掌握了凌皓所带来的“科学”与“法治”思维的试金石。
更让凌皓惊喜的是,他发现一些在辩论赛中表现出色的弟子,其神识似乎变得更加凝练,思维运转速度更快,甚至在修炼某些需要悟性和理解力的功法时,进度也更快了!
“难道…高强度的逻辑思辨和语言组织,本身也是一种对‘神’的锻炼?”凌皓若有所思。他将这种现象记录下来,称之为“思修”(思维修炼),作为“法修”的一个旁支。
一时间,宗门内风气大变。
弟子们见面打招呼,从“吃了没?”“修为进展如何?”变成了“你看昨天那场辩论了吗?”“你觉得那个辩题正方该怎么破?”
修炼之余,三五好友聚在一起,就某个话题展开“小型辩论会”成了新时尚。藏书阁里关于逻辑、思辨、甚至凡俗间纵横家典籍的借阅量猛增。
甚至在一些任务冲突或资源争夺中,弟子们也开始习惯先“辩”上一场,试图用道理和规则说服对方,而不是直接动手。虽然很多时候最终还是要靠实力说话,但至少多了一个缓冲和说理的环节,冲突的烈度无形中降低了不少。
“战斗力”与“嘴遁力”双修,成为了灵溪宗和青木宗弟子们新的追求目标。
柳如眉在一次辩论赛决赛后,找到凌皓,清冷的眼眸中带着一丝赞叹:“凌师弟,你这辩论赛,可谓另辟蹊径,于无声处听惊雷。如今宗内弟子,思路开阔,言辞犀利,于道心锤炼,大有裨益。此法,当纳入常规弟子考核。”
凌皓笑着回应:“师姐过奖。弟子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引导和舞台。”
他看着演武场上那些因为赢得一场精彩辩论而欢呼雀跃的年轻面孔,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他知道,这些经过逻辑和辩论洗礼的弟子,将是未来“灵青盟”最宝贵的财富。他们不仅拥有力量,更拥有运用力量的智慧。
当规则与逻辑深入人心,当“讲道理”成为一种能力和风尚,他所构想的那个“法治修真”世界,才真正有了实现的根基。
辩论赛的风靡,不仅仅是多了一项娱乐活动。
它是一场思维的革命,一场语言的淬炼,更是凌皓“科学修仙”理念,在更广阔层面的一次成功实践。
至此,“跟我讲规矩?先背完《法典》!”不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或威胁,而是真正开始融入两宗弟子的血脉,成为一种全新的修行方式与生存智慧。
而凌皓的第三卷传奇,也在这思辨之风席卷宗门的盛况中,缓缓落下了帷幕。但他的征程,还远未结束。更加波澜壮阔的“灵青盟”时代,即将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