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案例指向了几个可能的“变量”:业力(杀戮)、功德、以及…时间点!
“业力…功德…”凌皓若有所思,“如果天劫程序在计算威力时,真的引入了‘业力’作为增伤系数,‘功德’作为减伤系数…那么,理论上,在渡劫前,通过某种方式,暂时性地‘降低’自身的业力数值,或者‘提升’功德数值,是否就能欺骗程序,获得一个更低的‘天劫威力评分’?”
这个想法极其大胆!业力和功德,在修真界看来是伴随修士一生、难以轻易改变的“属性值”。但在凌皓这个程序员的思维里,只要是“变量”,就有被临时修改的可能!
他想到了“律令术”!律令术可以引动规则之力,那么,能否用律令术,暂时性地“重新定义”或“遮蔽”天道对自身业力/功德的判定?
这无疑是在刀尖上跳舞!一旦被天道察觉是“恶意篡改数据”,下场绝对比“提交修正案”更惨!
但凌皓决定进行一个极其谨慎、小规模的“概念验证试验”。他不需要真的去改变业力功德,只需要验证,律令术能否对天道的信息采集环节,产生微弱的干扰。
试验目标,选择了最无害的、天道几乎不会在意的场景——低阶降雨术。
低阶修士施展降雨术,引动的是天地间的水灵气,这个过程,理论上也会被天道的基础规则所记录和响应(虽然微不足道)。
凌皓在山谷中,再次布置下“律令锚定基阵”。这一次,他没有上传任何建议,而是准备在施展降雨术的同时,叠加一个特殊的“律令”。
小主,
他让林风在一旁,用探测仪精确监控降雨术引动的灵气波动范围和强度。
准备就绪,凌皓先是正常施展了一个小范围的降雨术。探测仪显示,灵气波动清晰,范围稳定。
然后,他深吸一口气,在第二次施展降雨术的瞬间,叠加了一个精心设计的、旨在“欺骗”规则的律令:
“律令:此地灵气波动,归于自然,非吾所引!”
这个律令的逻辑非常取巧:它并非直接否认自己在施法,而是试图将施法引起的灵气波动,“归类”为自然现象!这就像是在对天道的“监控系统”说:“刚才那阵风(灵气波动)是自然形成的,跟我没关系哦!”
“嗡!”
律令之力伴随着降雨术一同发出!
探测仪上的数据瞬间出现了剧烈的跳动和紊乱!原本清晰的、由凌皓主导的灵气波动信号,在律令生效的短暂瞬间,变得模糊、弥散,仿佛真的融入了周围的环境灵气背景之中,难以准确溯源和界定!
虽然这种干扰只持续了不到十分之一息,降雨术的效果也几乎没有受到影响,但探测仪忠实记录下的数据波动,让凌皓的心脏狂跳起来!
有效!虽然效果微弱到可以忽略不计,但律令术,确实能够对天道(或者说其底层监测机制)的信息采集,产生极其短暂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