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尝试提交“修正案”,天雷滚滚似驳回

那一夜静室中与天道法则的微弱共鸣,如同在凌皓漆黑的研究道路上点燃了一盏摇曳却坚定的灯火。他不再将天道视为一个完全不可知、只能被动适应的神秘存在,而是开始将其看作一个极其复杂、但内部逻辑可能自洽的“超级系统”。

这个认知上的转变,带来了研究方向上的巨大胆突破。

“既然天道如宪法,那么,它是否也存在‘立法程序’?或者,至少存在‘反馈机制’和‘漏洞修复’机制?”一个在旁人看来堪称疯狂的念头,在凌皓脑海中滋生。

他想起了前世,公民可以通过特定渠道,对法律法规提出修改建议。那么,修士是否也能对天道法则,提出自己的“修正案”?

这个想法太过骇人听闻,凌皓自己都被吓了一跳。但他那属于科学家的探索欲和一点点“法学生”的杠精精神,却让他无法轻易放弃这个念头。

“不需要成功,哪怕只是进行一次‘尝试’,观察‘系统’的‘反应’,也能获得宝贵的数据!”凌皓说服了自己。他将这次行动,定性为一次“投石问路”式的实验。

选择什么样的“修正案”内容,至关重要。不能触及核心禁忌(如直接要求取消天劫),不能过于空泛,最好选择一些他经过研究认为可能存在“不合理”或“可优化”之处的、相对边缘的规则。

经过反复筛选和推演,凌皓最终选定了一个目标:低阶修士晋升小境界时的心魔扰动频率。

根据他的数据统计和案例分析(主要来自“法援中心”的卷宗),炼气期弟子在突破四层、七层这两个小关卡时,遭遇心魔扰动的概率明显偏高,尤其是对于那些心志不坚、或近期有较多负面情绪的弟子。这种心魔扰动,轻则突破失败,重则修为倒退甚至精神受损。

在凌皓看来,这种“一刀切”式的高频率扰动,对于低阶修士的成长和修真界基础人才的培养,效率偏低,显得有些“粗暴”。是否可以建议天道,适当降低这两个关卡的心魔扰动基准频率,或者引入更精细化的“触发条件”?

他当然不敢直接要求天道“修改法律”。他采取了一种更“委婉”和“学术”的方式。

他选择了一个月圆之夜,在后山那处用于“律令术”试验的山谷中,再次启动了那个“律令锚定基阵”。但这一次,他不是为了施展律令,而是要将这个基阵,作为一个信号放大器和信息发射器。

在基阵中央,他放置了一枚特制的玉简。玉简中,没有蕴含任何力量,只记录了一份他精心撰写的、格式极其规范的“《关于优化炼气期弟子小境界突破中心魔扰动频率的若干建议(草案)》”。

这份“草案”文风严谨,如同学术论文:

· 开头先是“尊敬的法则意志”(他不知如何称呼,姑且这么写)。

· 然后引用大量数据,论证当前心魔扰动频率对低阶弟子道途的负面影响。

· 接着提出了具体的“修正建议”:建议将炼气四层、七层突破时的心魔扰动基准触发概率,从目前的约30%-40%,下调至15%-20%;或改为基于弟子近期“心境平稳度”、“业力值”等更细化的指标进行动态调整。

· 最后是谦逊的结语:“以上建议,乃弟子浅见,仅供参详。无论采纳与否,弟子皆遵循法则,勤勉修行。”

这更像是一封写给“天道编辑部”的建议信。

准备就绪,凌皓深吸一口气,神情肃穆。他站在基阵边缘,将自身的精神力调整到空明状态,不再带有任何强制性的“律令”意志,而是充满了“沟通”与“建议”的意念。

他双手结出一个代表“上传”与“沟通”的自创法印,将全部精神力,如同纤细而坚韧的丝线,注入基阵之中,与那枚玉简连接。